寄情于物趣味盎然

寄情于物趣味盎然

ID:31396085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寄情于物趣味盎然_第1页
寄情于物趣味盎然_第2页
寄情于物趣味盎然_第3页
寄情于物趣味盎然_第4页
资源描述:

《寄情于物趣味盎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寄情于物趣味盎然  状物,犹如绘画中的写生,就是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这里说的“状物文”指的是侧重于状物的文章,一般分为“状静物文”“状动物文”“状植物文”。这类文章或是以托物寄情为主,或是为了借物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若迎合儿童的童心,采用趣味盎然的教学方式,孩子们就会乐在其中、情思飞扬。  一、抓住特点生发趣,托物言志寄深情  情感教学心理学研究指出,要善于用情景来烘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气氛,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教师利用实物演示和实地观察,就能让

2、孩子既能抓住植物表面的特点,又能挖掘蕴含的隐性情感,从而在愉悦的情境体验中发展积极的自我情绪,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之效。  1.演示实物趣横生4  描写植物类的课文可观可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色香味俱全,若采用实物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学生更有一种亲历感,更能通过观察、思考直观有趣地获得知识。教学《石榴》,让每个小组领回一个石榴好好观察,孩子们趣味的观察和品尝后,用眼、口、手等感官去亲近,打通了多感官的链接,不仅学会描写石榴的样子、颜色、滋味,而且在朗读与说写训练中感悟到石榴的喜人,加深了对石榴

3、的喜爱之情。而接下来的小型石榴展销会,让孩子拿着石榴介绍又一次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孩子在创意的推销中对石榴有了更多的喜爱。  2.亲近植物趣无穷  教育家方智范先生说:“最好的阅读境界是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方教授的话一语中的地指出语文教学要关注孩子的体验。教学《荷花》一课,我让孩子把课文当导游词,在小组内介绍取得旅游证,积淀对荷花真切细腻的感情,帮助孩子逐步形成自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当孩子们对荷花心有所感、情有所思时,我组织他们去东洲公园欣赏荷花。那一刻,他们一门心思扑向荷

4、花池边,近距离观察荷花时个个专心致志,于是,现场描绘荷花的姿态拉开了比赛的序幕,孩子们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荷花的婀娜多姿、生机盎然描绘得栩栩如生,充分展现了荷花素洁高雅的本色。亲近荷花,让孩子们学会用好奇和探索的眼光观察大自然,在自然的大书中心随景动,情随文涌,既享受到荷花的美丽和神韵,又陶冶了情操。  二、把握习性激发趣,保护生灵话亲情  动物园之所以深受广大孩子欢迎,是因为动物的机灵好动迎合了儿童的天性,他们一遇上个性鲜明的动物就会心花怒放。如果我们能利用这兴趣的优势,让孩子看个够、探个明,他们会始

5、终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真正享受到学习的情趣。  1.动静结合细心察4  观察为儿童打开了一扇了解动物的窗户,也是他们亲近、喜爱动物的前提。可以说,儿童的观察能力越强,对动物的认识越清楚、越深刻。所以,教学动物类文章时,引导动静结合的观察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还能深入角色体会课文丰富的内涵。教学《美丽的丹顶鹤》,让孩子为丹顶鹤化妆,孩子们在绘画中自读、精思、感悟、吸纳,丰富和拓展了阅读的“心境”,激活了积极探索的热情,既加深对文字的感受与记忆,又加深对丹顶鹤颜色美的印象。对于丹顶鹤的姿态美,我鼓励孩子化身

6、丹顶鹤介绍自己的姿态,孩子们展示了各种姿态,如“追逐嬉戏、悠闲散步、寻找食物、低头沉思、翩翩起舞”,他们在有效的读演互动中欣赏了丹顶鹤的美丽高雅,产生了对丹顶鹤的喜爱之情。  2.潜心探究辨习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的变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很多孩子特别喜欢看《自然探秘》《动物世界》等电视节目,如果我们把一些动物类的课文也设计成动画趣味导读的形式,就能让孩子在鲜明的动画图像中找寻到阅读的快乐。教学《恐龙》时,我利用电脑课和孩子们一同上网查询恐龙的相关资料,每个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恐龙进行专门研

7、究,用各种方法展示它们的特点,形态、习性。孩子们有的自制头饰自我介绍,其语言有机整合文本与资料;有的截取到了动物世界中有关的视频,竭力再现史前恐龙生活时代的场景和意境,使大家身临其境;有的以给人类的一封信给大家以心灵的震撼。此时再读课文,孩子们亲切有加,因为他们在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中与作者、文本有了心灵的共通。一篇课文带动的是孩子的自主学习,给予的是孩子浓浓的研究兴趣,这样的课才是激发孩子潜能的有情趣的课。  三、顺藤摸瓜探求趣,展开联想抒真情  小语会会长崔峦老师指出:“4要由分析课文的教学,转向以策

8、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而状物类课文有其独特的结构,它总是通过具体形象的描述突出物体的特点。所以,我们要顺学而导,引导孩子我口吐我情、我手写我心,在遐想和倾吐中享受无穷的乐趣。  总之,学习状物类课文,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趣味化的学习中用眼细察、用心体验、用口表达。唯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愉悦的情感推动下与文本产生共鸣共震,在潜心探究中抓住特点辨别习性,在联想仿写中托物言志直抒胸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