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联姻 家校结合

读写联姻 家校结合

ID:31405694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读写联姻 家校结合_第1页
读写联姻 家校结合_第2页
读写联姻 家校结合_第3页
读写联姻 家校结合_第4页
资源描述:

《读写联姻 家校结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读写联姻家校结合  课例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以现实之步阐释人生之步,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的双脚一步步去丈量,“一步”话人生,“一步”言真谛。  “……请你变换视角,从杰利或‘我’父亲的角度改写‘悬崖脱险’的部分。……”教科书“研讨与练习四”给了我启发。我决定,读写结合,一文两用。在第一课时常规的学习之后,让孩子与其父亲共读课文,共写随笔、读后感,我拟促成一次亲子阅读体验的深度分享。  于是,我让孩子们给自己的爸爸带了这样一个作业:  各位孩子父亲,您好!前不久,孩子们学习了莫顿?亨特的《走

2、一步,再走一步》,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中别样的父爱,今天,我留了一项特别的家庭作业:让孩子们写一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读后感,同时,也请你们写一段《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读后感(不需要很长,几句话也可以),目的是让孩子们从父亲角度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这是在教科书“研讨与练习四”的基础上一个改进的方案。把作者和读者这个时空,把阅读和写作这个时空,把亲子两代人这个时空……全部结合,全部打通。于是,语文课,呈现出了生命课的状态。有了这样体验的孩子,在以后的某次阅读中,可能就不再是读文本,而成为真正“与文本对话”。4  成果展示 

3、 悬崖上的经验  ⊙刘梓萌  当我第一遍读这篇课文时,我对文中父亲的做法并不理解。那时天全黑了,小亨特又处于极度恐慌状态,就算有人用手电筒指引,依然很危险。稍不注意,后果不堪设想。  读第二遍时,我留意了文章的最后一段。我认真品味了几遍,发现那一次悬崖上的经验,让他受益匪浅,而父亲这样做,其实还是为了孩子好。的确,保护孩子的安全很重要,但是引导孩子勇敢地迈出许多个“第一步”,不也是父母的职责所在吗?我也遇到过类似的一件事,当时我父亲的做法却大相径庭。  那时我八九岁,跟着父亲一起回了老家。几个小伙伴拉我去爬大卡车。看着几个小伙伴都灵敏

4、地爬了上去,我只能站在那里干着急。我不愿被他们嘲笑。在卡车的尾部,我借助使力点,脚一蹬、一跨,爬上了大卡车。我们在卡车上玩了一会儿,就听见父亲在喊:“该吃午饭了!”小伙伴们都干净利落地跳下卡车,我独自留在了车上。太高了,我不敢跳,心里干着急。我寻思着用上车的办法再爬下去,于是开始找落脚点。这时,父亲过来了。他抓住我的手,将我从卡车上抱了下来。我脚一着地,就听见了父亲的训斥:“女孩子家家的,不能去干这么危险的事情!”被父亲这么一说,我偷偷地抹起了眼泪。这就是两个父亲之间的不同,一个是“放手”“鼓励”,一个是“保护”“责备”。4  如果没

5、有最初勇敢的一步,哪里会有自信的下一步?哪里会有成功?这篇文章令我受益匪浅。  下面是几篇孩子爸们的读后感――  给女儿的一封信  ⊙刘梓萌的爸爸  读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让只有初中文化的我产生了共鸣。  心爱的女儿,你知道吗?爸爸很理解你。在这个应试教育的年代里,爸爸看到了你的压力和勤奋,看到了你攻克一道难题的兴奋和为了下一道难题紧锁的眉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但爸爸不这样认为,爸爸最关心的是你的身心健康。当你知道这次期中考试的分数后,你伤心地哭了。知女莫若父,你是一个慢热型的女孩,你有你的学习节奏和方法,不要为一时

6、的得与失而打破你的学习节奏。每次的考试,只是对你一段学习的一种检验方式。做错了几道题,这证明你有些知识还没有掌握,补上来,就离成功又迈进了一小步。所以,爸妈不希望你把分数看得那么重,更希望看到一个阳光、自信的你。  就像这篇文章写的那样,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那样只会束缚你前进的脚步。最主要的是当下,要着眼于脚下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这需要你的勇敢、自信和健康的心态。爸妈坚信,我们心爱的女儿,能抵达你所要到的地方。  读《走一步,再走一步》有感  ⊙宫嫱的爸爸4  教育子女,要善于诱导、鼓励,而不要一味地强硬。小孩儿

7、有贪玩的天性,不要犯错就一味地指责,这样会对孩子脆弱的心灵造成损害。多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现实中,如果孩子做出超出大人想象的事情,特别是危险的事情,大多会指责,反而会适得其反,起反作用。而莫顿?亨特的父亲就没有指责,而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晚饭做好了”,并就此鼓励、指导孩子,使其孩子安全下山。反过来,通过这件事,莫顿?亨特增强了自信心。我相信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他遇到困难,就会想到这件事,提醒自己,克服困难。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任重道远。方式方法很重要,但言传身教更重要;教会孩子方法固然重要,但增强其自信更重要。  感想  李老

8、师通过亲子共读、共写,搭建了一个亲子交流的平台,写作的内容也不再仅仅是一篇充满着各种套路的读后感,孩子发出了内心最真诚的呼吁,家长也通过读与写反思了自己的教育,父子(女)的情感达到了深度交融。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