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探究活动中提问的几点认识

浅谈科学探究活动中提问的几点认识

ID:31413372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浅谈科学探究活动中提问的几点认识_第1页
浅谈科学探究活动中提问的几点认识_第2页
浅谈科学探究活动中提问的几点认识_第3页
浅谈科学探究活动中提问的几点认识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科学探究活动中提问的几点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科学探究活动中提问的几点认识  积极有效的提问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教育活动中合理的提问可以促使师生双方展开积极互动,引导先生积极思考,有效支持和推动先生学习和探究。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的好奇好问以及持续深入的探究兴趣,通常是由教师的提问引发的。在特定的环境下,提问是决定科学探究活动是否有效、能否精彩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对教师如何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进行有效提问做了以下思考。  【探寻思考一】提问的目标,问什么?  探究活动应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教师通常以提问的方式将之传达给学生。如果提问体现了活动目标和活动的重点、难点,就能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

2、上积极地进行猜想,反之,则会使活动偏离方向而无效。  比如,在活动“给冷水加热”中,教师把热水、冷水、热水袋、冷水袋等材料放在讲台上面,问:“猜猜我这些水是用来干什么的?”学生开心地说:“是老师上课渴了喝的。”“是用来浇花的……”这些答案都被一一否定。看到学生实在猜不出,教师只好将作用讲清。然后问:“冷水袋放入热水水中会怎样呢?”学生答道:“冷水袋的水会被烫热。”“冷水袋的水会使热水温度降低。”出人意料的发言,教师不知如何回应。就这样,两次猜想占用了宝贵的时间,以致后面的探究活动只能草草结束。4  案例中教师的第一次提问完全是天马行空,学生只能是不着边际地瞎猜。而第二次提问

3、则缺乏明确具体的指向,致使学生曲解了问题,回答当然无法朝着教师预期的方向发展。与其这样绕来绕去,倒不如开门见山地直接导入活动,先让学生观察水袋的沉浮,然后问:“如果把冷水袋放入热水中,你们猜一猜是沉还是浮呢?”使得学生的猜想有了明确的方向,进而在操作实验中验证猜想,思考为什么。也就是说,教师的提问要紧紧围绕活动目标,突出活动重点,指向性要强,撇开一些非教学因素的干扰,以自然有效地生成预期的活动效果。  【探寻思考二】提问的方法,怎么问?  学生的探究需要教师适宜的指导和帮助,学生的科学发现往往是在教师有效问题引领下的发现。追问能让学生积极思考,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然而在实践

4、中有些教师忽视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从而错过了介人的最佳时机,致使学生在困难无助中失去探究的兴趣。  比如,在活动“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认识”中,教师出示了几种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教师问:“通过观察你们发现这些花有什么不同吗?”在学生准确迅速地说出油菜花是黄色的,樱花是粉色的,教师又问:“请你们说出他们的结构上的区别?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别将教师准备的花进行比较,但无法准确说出哪朵是完全花、不完全花。而教师仍不厌其烦地让幼儿继续比较,学生原本高涨的探究热情降到了零点。  其实,当学生无法正确说出答案时,正是教师引领幼儿开展进一步探究的契机。这时的问题引领尤为重要。教师不妨顺势追问:

5、“既然用眼睛无法区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我们何不想一想有没有其他好的办法呢?”这样一来,既调动了学生原有的关于解剖的经验,又为学生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和目标。看来,要获得一个完整的科学知识,仅有一问是不够的4。教师有必要进行追问,帮助学生嗅到“科学味”的气息,让学生有机会体验“真刀实枪”地“搞科学”的乐趣。  【探寻思考三】提问的主体,谁来问?  1.提问不应是教师的专利,应巧设探究留白  由于受传统教育中重知识、重灌输的影响,有些教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倾向于“告诉”学生科学知识。造成了“满堂灌”现象。或为了恪守“完美”的活动设计,只允许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不愿与学生互动,使得学

6、生不能有效发起提问。  比如,在观摩活动“月相”中,教师自始至终的讲解什么叫月相?月相的变化特点,的指挥下亦步亦趋。观摩者问教师:“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呢?”教师回答说:“这节活动要教给学生的知识点很多,让学生去慢慢发现,浪费时间,活动任务肯定完成不了。”  案例中教师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以牺牲学生的提问权为代价,尽管讲得口干舌燥,可教学效果甚微。我们知道,学习主体没有任何问题的科学活动是没有生命力的,久而久之学生会丧失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探究发现学习,探究需要做观察、需要提问题、需要假设和实验,这是一个发现空白、探、发现真理的过程

7、。因而教师应刻意创设探究中的“空白”,提供学生提问的机会。比如,在带领学生熟悉所有材料后,教师可留出让学生对电及相关材料充分操作的“空白”,引导学生在“空白”中实验、思考和发问。教师不必在乎学生的问题有无研究价值,重要的是让学生拥有自己的问题,以及表达自己问题的权利。4  2.把提问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质疑  质疑是孩子学科学的起点,科学探索要依靠问题不断推进,鼓励和引导孩子提出问题,能激发孩子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欲望。  在科学面前,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所创设的活动情境中隐含并折射出的“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