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作文因你而精彩

网络,作文因你而精彩

ID:31415882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网络,作文因你而精彩_第1页
网络,作文因你而精彩_第2页
网络,作文因你而精彩_第3页
网络,作文因你而精彩_第4页
资源描述:

《网络,作文因你而精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网络,作文因你而精彩  摘要: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包罗万象,而网络世界为学生自主地组织和运用语言,提供了新的场景和工具。小学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它适应了信息时代发展和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利用信息技术,把获取信息与创造信息有机整合,使小学作文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改变学生学写作文的方式和内容,改革教师指导评改的途径和形式,促进习作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打破了时空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的习作打开了另一片神奇的天地。  关键词:网络;体验成功;拓展;网络作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并品尝到

2、了成功的喜悦。笔者就如何利用网络,为学生开辟作文教学新天地谈一些看法。  一、利用网络,培养成就感  写好作文的关键在于运用语言。刚开始学写作文,学生常常带有一种畏惧心理,认为作文是神秘高深的,常常无从下手。在开始作文教学前,我就带领学生上网,首先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站,通过查阅作文网站、优秀少年儿童网站,如:“作文网”“中国少年雏鹰网”“小学生作文网”等,让学生阅读大量同龄人的优秀作文,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的机会与平台。同学们看到别人所写的各类习作能上网让大家欣赏,十分羡慕。我适时积极地鼓励学生:“4只要自己努力,你的文章也能上网,也能让别人欣赏到你的作文

3、。”在惊羡之余,学生也产生了“我要表达”的需求,激起“我要写”的欲望。我利用每个学生都想得到赞赏这一心理,积极改变原有的作文评价标准,带着“放大镜”,及时发现平时学生优秀的日记、作文,让他们和我一起把优秀习作输入电脑,上传到市教研室、学校的校园网上。  二、建立电子报,扩大交流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我在学校已有精美校刊《萌芽》报的基础上,在学校网站上建立了《萌芽》电子报。校刊上的作文是从学校各年级中挑选出来的优秀佳作,当然肯定也通过老师的指导。同学们在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肯定会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对文章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等会有不同的评价,但

4、在校刊上却是无法修改了。而通过电子报的形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可以通过互相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修改。我还和他们一起利用学过的电脑知识,制作成精美的电脑小报。这样,样式更活泼,插图更精美,色彩更丰富,可读性也就更强了,上传也更及时了。学校里的同学也常常上网查看《萌芽》电子报,发表自己对习作的不同意见和看法,使学生也主动参与到评价之中,同时对他们也是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  三、提供多种渠道,鼓励学生多读  学生觉得写作难,很大一部分人都是缺乏素材,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手。我除了让学生在平时多观察生活、注意积

5、累外,凡是有机会到电脑室上课,就让学生读一读自己的文章,查找一下网上其他学生的作品,留意他们是如何选材的。4  为了学好每篇习作,学生也常常自发自觉上网查找相关的图片和文字。比如,学完了《赶海》一文,学生就上网查阅了许多描写大海的名家散文,像峻青的《海滨仲夏夜》、陈窗的《海南岛散记》、杨朔的《黄海日出处》等,都沉浸在名家笔下的海景中了。  四、利用网络,拓展习作视野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新颖性、趣味性,教学过程不受时空限制,教学手段具有多样化的特征,而且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资源,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它必然会激发学生的

6、写作动机,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扩大作文教学容量,拓展学生写作的范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师生交流  随着网上习作的传播,大部分学生都爱上了写日记,并形成了良性循环。同时,利用网络,拓展了习作的途径,加强了师生交流。每次带学生上网时,我总是让他们阅读自己或同伴的网上作文,相互评点一番,并相互提出修改意见。我常常利用“版主”的修改权限,进行即时评改。学过《我的外公》一文,我让全班同学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我也写了一篇《好学的公公》,挂到校园网上,在这篇文章里,我着重写了77岁的外公坚持学电脑的故事。学生上网浏览了这篇文章,

7、都很受感动,他们都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了二次修改。学生利用“网上论坛”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给予及时回复并解答。我们也鼓励学生申请自己的E-mail,与名师交流、与网上不相识的名家交流。  “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信息每一天也是新的。”只有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才能做信息的主人,跟上“信息时代”4的节拍。借助信息技术,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提高了,同时,也给每位学生铺设了一条提高习作水平之路。因为,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  参考文献:  [1]翁永电.课堂视角:学生学习状态观察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6(3).  [2]吴雪梅,

8、郑海燕.探索新课程改革下作文教学的新形式[J].安康师专学报,2005(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