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枯萎病及蔓枯病综合防治技术

西瓜枯萎病及蔓枯病综合防治技术

ID:31430384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西瓜枯萎病及蔓枯病综合防治技术_第1页
西瓜枯萎病及蔓枯病综合防治技术_第2页
西瓜枯萎病及蔓枯病综合防治技术_第3页
西瓜枯萎病及蔓枯病综合防治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西瓜枯萎病及蔓枯病综合防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瓜枯萎病及蔓枯病综合防治技术  一、西瓜枯萎病  西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引起的土传病害,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存活10年以上,离开寄主也能存活5~6年,在长期种植的情况下,病原菌大量累积,致使防治困难。大棚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连作易导致西瓜枯萎病的大量发生,而轮作既费工费力又受土地面积限制,因而该病已成为西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1、症状识别  西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瓜蔓和根部。幼苗受害即腐烂而不能出土。出苗后发病,顶端呈失水状,子叶和叶片萎垂,茎基部萎缩变褐猝倒。成株期病蔓发病,茎基

2、部缢缩,出现褐色病斑,有时病部流出琥珀色胶状物,病茎维管束变褐色,有时出现纵向裂痕,茎叶凋萎,后期病株皮层剥离,木质部碎裂,根部腐烂。天气潮湿时,病部常见粉红色霉状物。初发病时,白天叶片萎蔫,早晚可恢复正常,似缺水状,数日后叶片下垂不能复原而凋萎。病原菌在土壤和病菌残体上越冬,可通过土壤、肥料、种子、灌溉水、农具携带等方式传播,当地温达20℃以上时,可在大棚、小拱棚栽培中引发病害,露地栽培发病稍晚些,24~32℃是侵染发病的最适温度。该病盛发于坐果期,病势扩展迅速,土壤偏酸、排水不良、管理粗放、重茬地、偏施

3、氮肥等均可导致发病加重。  2、综合防治措施4  (1)农业防治  可选择对枯萎病抗性强的品种,用55℃温水烫种,或将种子放在50%多菌灵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中浸1h,捞出用清水冲净后再按要求催芽、播种。与非瓜类作物实行轮作,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水旱轮作或6年以上的旱地轮作方式,提倡与玉米、葱蒜类等作物轮作。在西瓜栽培中,多施用腐熟有机肥作为底肥,少施化肥,不要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追肥多施磷钾肥或瓜类专用肥。掌握田间湿度,科学浇水,西瓜不耐湿,整个生育期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

4、生长前期一般不浇水,保持干燥,坐果后浇水,小水勤浇,切忌大水漫灌,浇水时可结合施肥进行,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采用深沟高畦地膜覆盖栽培,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4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50~100倍液,或高锰酸钾800~1500倍液,或绿亨1号3000倍液,或绿亨3号1000~1500倍液等药剂进行灌根,7~10d喷1次,连续喷2~3次,并以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杀菌剂喷雾健株预防。  二、西瓜蔓枯病4  蔓枯

5、病是西瓜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侵染西瓜茎蔓,也侵染叶片和果实。叶片染病:现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病斑,病斑上生小黑点;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及全叶,致叶片变黑而枯死。瓜蔓染病:节附近产生灰白色椭圆形至不整形病斑,斑上密生小黑点,发病严重的,病斑环绕茎及分杈处。高温多湿,通风透光不良,施肥不足或植株生长弱时易发生。  1、症状识别  茎基部先呈油溃状,有胶状物,稍凹陷。不久呈灰白色,出现裂痕,胶状物干燥变为赤褐色,病斑上出现无数个针头大小的黑粒(分生孢子器节与节之间、叶柄及果梗I:也出现溃疡状褐色病斑,并有裂痕,病

6、斑上形成无数小黑粒,叶柄易从病斑处折断。叶片上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淡褐色至灰褐色大型病斑,病斑干燥易破裂,其上形成密集的小黑粒。果实上首先出现油溃状小斑点,不久变为暗褐色,中央部位呈褐色枯死状,内部木栓化,病斑上形成小黑粒。蔓枯病与炭疽病的区别是病斑上无粉红色分泌物;与枯萎病区别的是发病慢,全株不枯死且维管束不变色。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飞散出孢子形成侵染源,育苗期间即可发病。病菌借助风雨传播,从植株伤口、气孔或水孔侵人。病菌喜温暖和高湿环境,20-25℃,相对湿度85%以上,土壤湿度大时易发病。茎基部发病与

7、土壤含水量有关,土壤湿度大或田间积水易发病。  2、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避免连作,选择光线充足、通风良好、便于排水的地块栽培。防止过湿,根附近的叶片要摘除,以利于通风。及时清理病株茎叶,深埋或烧毁。高畦栽培,覆盖地膜,膜下浇水。种子处理,用55℃4温水浸种15分钟。瓜田整地要平,排灌水要通畅,避免田间积水。种植过密田块发病严重时,应打掉一部分多余的叶和蔓,以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加强栽培管理,创造较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条件,并注意合理施肥,使西瓜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要选地势较高、排水良好、

8、肥沃的砂质壤土地种植。防止大水漫灌,雨后要注意排水防涝。及时进行植株调整,使之通风透光良好。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料,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防止偏施氮肥。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多硫胶悬剂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胶悬剂400倍液。每7-10天喷1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