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ID:31434897

大小:11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9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_第1页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_第2页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_第3页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_第4页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摘要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镰刀菌枯萎病研究成果,综述镰刀菌枯萎病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2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植物镰刀菌枯萎病;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43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20-0102-02  ResearchProgressonControlofFusariumWiltofPlants  SHIZu-guo  (AgriculturalExtensionServiceofBa

2、itafanTowninJinzhaiCountyofAnhuiProvince,JinzhaiAnhui237322)  AbstractBasedonthelatestresearchesonFusariumwiltcontrolathomeandabroad,thisarticlesummarizedtheadvancedinchemicalandbiologicalmethodsforFusariumwiltcontrol.Inaddition,somesuggestionswerealsopr

3、oposedforthefuturework.  KeywordsFusariumwiltofplants;chemicalcontrol;biologicalcontrol;researchprogress  植物枯萎病是由致病性尖孢镰刀菌(Fusarium8oxysp-orum)寄生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病原菌从根部危害植物,引起维管束坏死,造成植株枯萎。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己报道的枯萎病危害严重的经济作物有棉花、甘蔗、香蕉、番茄、黄瓜、节瓜、冬瓜、西瓜、南瓜、西葫芦、甜瓜、丝瓜、苦瓜、葫芦瓜等[1-2

4、]。枯萎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抗病育种、轮作换茬、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等。但由于选育的抗病品种的抗病能力维持时间较短,且品种的抗性与丰产、优质性状还未达成有机统一[3-4],同时土地资源有限,轮作方法也不易实施,所以目前最常用的防治方法还是施用化学农药,生物防治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则是研究的热点。  1化学防治  对枯萎病防效较好的药剂主要有唑类、甲酯类、酰胺类等,使用方法有种子消毒、土壤处理及药剂灌根等。瓜类枯萎病的预防多用多菌灵等内吸性杀菌剂进行种子消毒及苗床消毒,发病初期可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绿亨一号等

5、药剂进行喷雾或灌根[5]。许文耀等[6]通过孢子萌发法和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毒力,并对组培苗进行灌根测定药效,结果表明:225、300mg/L恶霉灵?溴菌睛、300mg/L恶霉灵、200mg/L多抗霉素的田间防效均在57%以上,比多菌灵防治效果高10%~20%。李凤瑞等[7]试验了32%乙蒜酮乳油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棉花枯萎病发病初盛期施用199.5、260.0、300.0g/hm2的药剂,药后14d的田间防效均在93.3%以上,因而认为32%乙蒜酮乳油是防治棉花枯

6、萎病的首选药剂。林兰隐等[8]通过含毒介质法测定了多菌灵、绿亨一号、五氯硝基苯、敌克松、普克、绿亨一号+普克、绿亨一号+多菌灵、绿亨一号+代森锰锌、五氯硝基苯+多菌灵、多菌灵+普克、敌克松+普克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除敌克松外,其他单一药剂处理68d的抑制率在73.6%~89.5%;而混配药剂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中绿亨一号+多菌灵、五氯硝基苯+多菌灵、多菌灵+普克处理17d后抑制效果仍达100%,敌克松+普克处理12d抑菌率仍为100%。因而认为枯萎病防治中仅采取单一药剂进行防治往往难以

7、奏效,必须采用混配药剂才能取得明显效果。  2生物防治  利用自然界中一些拮抗微生物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营养和空间竞争、重寄生作用以及微生物诱导植物产生抗性等来达到防治植物病害的目的,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重要内容。国内外许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都开展了利用拮抗微生物防治植物镰刀菌枯萎病的研究,至今已经分离筛选到一大批对枯萎病菌具有不同程度防治效果的拮抗微生物,其中部分己经进入应用阶段。  2.1木霉  木霉菌(Trichoderma)是一类普遍存在并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植物病害生防菌,在土壤、植物残体中广泛

8、存在[9]。据不完全统计,木霉菌至少对18属29种病原真菌表现出拮抗作用[10]。另外,木霉菌还可以通过重寄生、竞争作用及分泌胞外溶菌酶、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等降解细胞壁的酶类,从而减轻病害或杀死病原菌而达到防治的作用[1,11]。纪明山等[12]在研究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对黄瓜枯萎病菌(F.oxysporiumf.sp.cucumeris)的生防机制时,发现木霉菌株可通过空间、营养竞争、重寄生及分泌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