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麦68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皖麦68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ID:31436091

大小:10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0

皖麦68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皖麦68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皖麦68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皖麦68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皖麦68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皖麦68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皖麦68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摘要为了进一步规范小麦新品种皖麦68的高产栽培技术,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因地制宜地加快皖麦68的推广,达到小麦高产、稳产和优质,确保食品安全、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研究制定了皖麦68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包括播前准备、播种、冬前管理、春季管理、后期管理、适时收获等,提出该品种适宜在淮北区及周边中高产地块种植。  关键词皖麦68;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规程  中图分类号S512.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1-0042-01  小麦是淮

2、北地区第一大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46.67万hm2左右,占安徽省小麦播种面积60%以上。近年来,该地区的小麦赤霉病发生的频率提高,倒春寒等隐性灾害加剧发生,同时随着人们越发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越发注重食品的安全,加上一些病虫草害也有较大的变化,因此要求选育高产抗逆稳产小麦新品种,并针对不同小麦品种类型研发与现代耕作栽培技术相配套的安全生产集成技术措施,保证大面积小麦生产安全,从而达到农民增收目的。皖麦68是由安徽农业大学和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合作,以皖麦19为母本、郑79201为父本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于2010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3、委员会的审定(皖麦2010001)。  1皖麦68特征特性及产量结构6  1.1特征特性  该品种半冬性,芽鞘颜色为无色,幼苗半匍匐,叶片绿色。株高中等,秆色黄色,茎秆粗细中等,茎叶表面无蜡质,株型紧凑,旗叶长宽中等。长方型穗,长芒、颖壳形状颜色为秆黄色,护颖无茸毛,护颖形状为卵形,穗长,小穗着生密度中等,穗轴不易折断,小穗数多,不孕小穗数少,穗粒数32~36粒,白壳、白粒,腹沟浅,冠毛少,籽粒半角质,黑胚率低,千粒重42~44g。容重、粗蛋白(干基)、湿面筋含量分别为790g/L、13.75%、30.9%,Zeleny沉淀值、

4、吸水量、硬度指数分别为28.8mL、51.3mL/100g、44.5,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分别为2.3min、2.1min、123F.U,粉质的质量指数、评价值、最大拉伸阻力(Rm,135)、延伸性(E,135)、能量、R/E值分别为37mm、42、200E.U、184cm、51.0cm2、1.09。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于2008年对该品种进行接种鉴定,对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分别表现为高抗、中抗、中感,对条锈病及叶锈病均表现为高感。该品种适合在淮北地区及周围的高产地块上进行推广。  1.2产量及其结构指标  该品种的有效

5、穗数为645万~720万穗/hm2,穗粒数为32~36粒,千粒重42~44g。产量7500~9000kg/hm2。  2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规程  皖麦68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包括种子处理、耕地整地、播种方式、播期播量、配方施肥、合理灌溉、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多项配套技术。  2.1播种前准备  2.1.16种子质量。选用的皖麦68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规定。发芽率≥85%,纯度≥99%,净度98%,水分≤13%。  2.1.2种子处理。用40%辛硫磷或毒死蜱乳油50mL,加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30g或20%三唑酮乳油50mL,

6、对水2~3kg稀释,均匀喷拌小麦种50kg,边喷边拌,拌后堆闷2~3h,晾干备播,或使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包衣的种子。  2.1.3底墒。播前保证5~10cm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5%~85%,一旦发生干旱天气,要结合地力情况合理造墒。  2.1.4整地。耕地的深度要超过20cm,并将土块充分打碎,保证田面处于平整状态,深浅均匀。玉米收获后的秸秆如果直接还田,则要将其粉碎,用量控制在30.0~37.5t/hm2,然后将其充分踩实,保证达到全苗、壮苗[1-2]。  2.1.5施肥。平衡施肥、氮肥后移和化肥深施。有机肥和无机

7、肥结合,氮磷钾肥配合。施有机肥30~45t/hm2、纯N240~270kg/hm2、P2O590~120kg/hm2、K2O90~120kg/hm2,每隔2~3年施入硫酸锌15.0~22.5kg/hm2。有机肥和磷钾锌肥全部作为底肥施入,氮肥60%~70%底施,30%~40%拔节期追施。  2.2播种  2.2.1播期。皖麦68最适播期10月10―25日。  2.2.2基本苗。适播期内播种的基本苗控制在270万~300万株/hm2,播期推迟适当加大播量。  2.2.3行距和深度。播种的行距为20cm,播种深度控制在3~5cm[3

8、-4]。6  2.3冬前管理  皖麦68越冬期前壮苗标准:主茎叶为6叶1心至7叶1心,单株分蘖数为3~4个,单株次生根的数量为6~8条。蘖壮,叶片颜色呈现出葱绿色,叶片的形状呈宽、短状,群体的总茎蘖数达到900万~1200万个/hm2。  2.4冬季管理  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