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视阈下的高校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观察视阈下的高校课堂教学评价

ID:31445586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0

课堂观察视阈下的高校课堂教学评价_第1页
课堂观察视阈下的高校课堂教学评价_第2页
课堂观察视阈下的高校课堂教学评价_第3页
课堂观察视阈下的高校课堂教学评价_第4页
课堂观察视阈下的高校课堂教学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观察视阈下的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堂观察视阈下的高校课堂教学评价  摘要:课堂观察的意义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其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较为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忽视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基于学生发展,本文探讨了建立二层次多维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课堂观察;学生发展;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157-02  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推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自身发展。课堂教学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激励作用,能促使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革新课

2、堂教学方法与手段,能激励高校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课堂观察的目的  观察法在教育研究领域中广泛应用,其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贝尔思。贝尔思创立了“互动过程分析”理论,认为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间的自由互动过程,他把师生的交互作用分成4个范围12种类型,并以此开发了“人际互动12类行为编码”作为课堂教学的研究架构。20世纪60年代,美国课堂研究专家弗兰德斯提出“师生语言互动分析系统”6,观察者用其编制的编码系统,每隔3秒钟记录一次课堂语言行为,按时间顺序记录课堂上发生的一系列

3、事件,然后运用矩阵形式对记录下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显示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结构、师生语言互动行为等。我国的学者借鉴西方课堂教学观察技术,于20世纪初开始了课堂观察的研究。崔允?t教授指出:“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1]陈瑶认为:“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

4、法。”[2]十几年来,教育领域的专家对运用课堂观察技术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最典型的是崔允?t构建的课堂观察LICC模式。该模式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基本维度的课堂观察框架,包含20个视角、68个观测点。归纳看来,课堂观察的内容至少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如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用、课堂教学组织等;二是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学生的自主学习、知识习得等。观察可分为有目的的观察和无目的的观察。作为一种有效的观察,课堂观察必须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课堂观察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在整个观察过程中,观察

5、者与教师之间始终保持着沟通与对话。通过对话与沟通,教师会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教学的技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因此,课堂观察的目的之一是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一条重要的途径。其次,课堂观察主要“观察”6学生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效果,既要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还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课堂观察与传统的听评课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模式有很大不同。  二、传统评价方式的局限  课堂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和核心。长期以来,

6、高校将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堂教学评价成为教育领域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但多囿于听评课的评价模式,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1)评价方案不科学。科学的评价方案必须结合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个对立统一的方面,既要注重教师的教学效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坚持“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评价观,不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评价目标过于看重量化而忽视质化,未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结果是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制订不科学、主观性强,评价信度、效度不高,评价难以真实反映教

7、师实际的教学水平。甚至会出现极端的情况,就是评价结果与事实情况不相符,评价不但没有起到促进教师教学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相反,还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对教学工作产生了消极的影响。(2)评价指标体系单一。课堂教学评价首要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我发展,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我发展情况来反映课堂教学状况,来反映教师的课堂教学,帮助教师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水平。因而,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应该围绕着学生的自我发展来制定。然而传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偏向的大多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多关注教师个人的课堂“表演”6技艺。指标体系多围绕教师的教学设计能

8、力、教学实施能力等内容来设计,评价指标多包含教学基本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而学生的学习效果极少被纳入评价范畴,对教师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