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ID:31446470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_第1页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_第2页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_第3页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摘要:如今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具备较高的知识技能水平,还需要有良好的情感素养。在如今的教育体制下,语文教材在情感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语文课本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情感内涵,这对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以及人格修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并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渗透情感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师当前应重点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感教育;情感因素;意境;朗读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这些内容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因素,如果我们能够合理挖掘,就能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发

2、学生的情感共鸣。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将情感教育渗透其中,使课文内容与学生情感有效交融在一起。下面,我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途径做具体的论述。  一、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课本是主要的教学媒介。所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利用教材进行教学时必须吃透教材,对教材内容有深刻了解和研究,大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此来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增强学生对课本教材的情感体验。4  例如,以《荆轲刺秦王》这篇文言文为

3、例,为了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言文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问题探究环节,即提出以下问题:荆轲是在什么样的形势下出场的?荆轲和太子的对话,表现了荆轲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文中写太子“不忍”有什么作用?荆轲和太子丹为了刺杀秦王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何能使他慷慨献身?荆轲与太子丹在准备工作中有哪些分歧?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作者是如何描写易水辞别这一场面的?有何作用?然后,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透彻的分析和研究,如此,便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深刻理解荆轲不避艰险、不畏强暴、舍生

4、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并且领略英雄的品德和才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了情感教育的良好渗透。  二、积极营造富有情感化的意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意境,即文学作品中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将学生带入与课文情感内涵相适应的意境中,学生的心弦就能被轻松拨动,学习情感也能被激发,从而实现对学生良好的情感教育。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富有情感化的意境,让学生在意境中借助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对作者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入体会,并由此加深对课文文本内容的感悟和理解。4  例如,以《扬州慢》这首词为例,为了让学

5、生感悟扬州的萧条之景和作者的怆然之情,在教学时,我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古都在遭受战争创伤后的萧条残破之景用Flash课件播放出来,如树木烧焦、城池破败以及清寒的角声等,如此,古都的残破荒凉之景便如实呈现在学生面前,由此,学生便能入情入境,在脑海中呈现一幅悲凉深沉的画面,并能由此体会到词作者无法言喻的悲伤凄怆之情。这样,我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了一种与词作者情感相适应的意境,学生通过自身丰富的联想,也真正进入词的意境,如此,对词作者的心理感受有了更为强烈的感知和了解,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实现了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情感教育。  三、进行生动形象的朗读,

6、使学生在富有感情的语言中陶冶情操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朗读,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又能使学生深刻认识作者的情感世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教师生动形象的朗读。将文本内容中的绘画美、形象美等深刻地体现出来,让学生入情入境,进而在富有情感的语言中,接受知识的传授和情操的陶冶。  例如,以《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为例,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沉痛与悲愤的,比如在开头,因为是对烈士遇害的时间、地点以及作者沉痛心情的描述,所以,我在朗读时,就采用低沉、缓慢的语调,从而将作者沉痛的心情真切地表达出来。而在朗读文中对当局卑劣和凶残部分的描述时,则运用了激

7、昂、高亢的语调,从而将作者愤慨的心情如实表达出来。这样,通过生动形象的朗读,便将学生吸引到课文的意境中,能够使学生学习五四时期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4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积极将情感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使课文内容与学生情感有效交融在一起,从而让学生既能学到教材知识,又能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从而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  参考文献:  [1]李媛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12-09.  [2]王玉洁.高中语文教师情感教育能力诶杨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