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必做于细

语文教学,必做于细

ID:31447468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0

语文教学,必做于细_第1页
语文教学,必做于细_第2页
语文教学,必做于细_第3页
语文教学,必做于细_第4页
语文教学,必做于细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必做于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教学,必做于细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精心设计教学细节,协调和完善教学细节。本文着重从“深入浅出,推波助澜,提纲挈领”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如何“必做于细”,体现了教学理念的血肉――教学细节的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细节教学;深入浅出;推波助澜;提纲挈领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106-01  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提出:“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对‘细节’的发现,常常成为我教学中巧妙的切入点;对‘细节’的把握,又常常成为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细

2、节虽小,却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必做于细”呢?  一、深入浅出  小学语文教学“必做于细”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之一就是“深入浅出”。只有“深入”,才能理解深刻;只有“深入”,才能把握真谛。也只有“浅出”,才能激发兴趣;只有“浅出”,才能产生高效。“深入”是“浅出”的前提和保障,“浅出”是“深入”的落实和体现。5  1、感受画面的意境美。最后一段作者妙笔一挥涂上几痕细线,又点上几个小黑点,真如一幅燕子唱春写意图。全文不仅段段都是画,而且句句都是画,细细感受,可描、可画、可摄、可录,诗情画意尽显其中。  2、领会主题的意韵美。燕子飞行和停歇时

3、的特写分别营造了动态之美和静态之美,通过“闻”、“观”、“品”、“悟”,对燕子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也油然而生,不觉间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  在朗读、观察和想象之中,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应该是作者写此美文的初衷吧。  二、推波助澜  小说、故事有高潮,戏剧、影视有高潮,课堂教学也有高潮。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重点难点交叉处,通过引导、启发、点拨、激发,使学生思维进入最活跃阶段。这种境界,就是课堂教学的高潮。组织和把握语文课堂教学“高潮”的营造契机,需要教师对材料渗透理解,对教法娴熟运用。如果教师对学生心理没有了解和把握,对课堂调度没有

4、举重若轻,又何来有推波助澜,因势利导的功夫呢?  1、渲染气氛。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长征》一课,讲读第三至六句时,教师首先播放《长征》这首歌曲,然后充满激情的描述道:“听着这振奋人心的歌曲,好像我们身临其境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场景。那五岭山谷,乌蒙峰峦,仿佛还飘荡着红军的鲜艳军旗;金沙江畔,仿佛响彻着红军胜利的开怀大笑;大渡河上,好像还浮现着战士伟岸的身影;千里岷山,好像还映照着红军战士的张张笑脸……啊,这万水千山,豪情壮志,诗人怎能一一写下?在这里,毛主席选取了两座山、两条水为代表……”5这激情洋溢、热情奔放的赞美式语言,使学生立刻沉浸在《长征》一诗那乐观进取、胜

5、利在望的情境中。这样的教学语言,把课文推向一个新高潮,让学生提升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既培养了学生的发展思维,又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益。  2、创设悬念。例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课,教师抓结尾一句“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制造悬念。于是,教师启发学生:你们能不能从这句话中体会所表达的中心吗?经过思考和阅读后,有的学生说:“我们从詹天佑‘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说明了工程的难度很大,困难很多,但是,詹天佑与工人一起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修筑了连外国人都不敢修筑的铁路,实质上赞扬詹天佑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爱国

6、精神。”还有的学生说:“詹天佑能不怕外国人的嘲笑和要挟,克服了外国人都不敢想的困难,终于修筑成功了京张铁路,表现詹天佑的聪明智慧和创新奉献精神,更加表现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由于教师的正确引导,收到了“文本字已终,寓意趣无穷”的教学艺术效果。  三、提纲挈领  细节的品尝中体会意蕴,高潮学习中显现主题,那么,我们为了提高课堂有效性,应抓住中心进行教学。中心是一篇课文的灵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要点。抓住了中心常常也就能找到解读课文的钥匙,可以避免少走弯路,往往能达到直指人心的效果,学生在此基础之上可作进一步深入探究,鉴赏感悟文学语言的密度、弹性、张力、厚度

7、,且于不疑处有疑,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审美能力。  1、单刀直入。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赵州桥》一课时,教师主要从课文中抓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抓住“坚固”5这个词承上,来学习第二段,主要让学生掌握赵州桥是用石头做为材料砌成的,桥是拱形,并且有四个小洞让水流过,让学生体会这样设计是使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减轻重量,突出桥的坚固和实用,然后再利用“启下”作用,抓住“美观”学习第三段,让学生体会其中美观的特点是桥中有画,画中有桥,桥画相应交辉,更现桥的美丽,雄伟坚固,使人却步凝望,翘首称赞,它不但坚固的桥,雄伟的桥,更是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