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哲学视野下感恩教育范式研究

音乐教育哲学视野下感恩教育范式研究

ID:31447471

大小:10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0

音乐教育哲学视野下感恩教育范式研究_第1页
音乐教育哲学视野下感恩教育范式研究_第2页
音乐教育哲学视野下感恩教育范式研究_第3页
音乐教育哲学视野下感恩教育范式研究_第4页
音乐教育哲学视野下感恩教育范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音乐教育哲学视野下感恩教育范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音乐教育哲学视野下感恩教育范式研究  摘要:音乐作为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对感恩教育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文章介绍音乐教育哲学的范式,分析音乐教育哲学对感恩教育的作用,试图在音乐教育哲学审美与实践范式理念下对音乐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进行研究,提出音乐教育哲学实践范式下感恩教育的措施,以期在更广的面及更大程度上促进感恩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育哲学;感恩教育;小学音乐;审美范式;实践范式  中图分类号:G416;G623.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6-0012-02  历史在变迁,社会在进步,感恩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语云:“施恩不图报。”更有“衔

2、环结草,以恩报德”的典故,“跪羊图”还被人们广为传唱。在各个时代,感恩以不同的方式被人们诠释着。随着音乐教育哲学不断发展,音乐教育逐渐显现着更为广阔的前景,它不仅在本学科不遗余力地发挥作用,更为其他学科和领域添砖加瓦。而音乐教育哲学中以何种范式使感恩教育达到更优的效果,人们一直在探求着,研究着。  一、音乐教育哲学的范式  “范式”一词,最早由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SamuelKuhn)在他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在音乐教学中,“范式”8指一系列已成习惯的信念,或应对及处理一个普通场景的常规模式。目前,国际上对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较多、较系统的成果集中于美国,确

3、切地说是北美学界。这些学者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范式:审美范式与实践范式。这两种范式在不同的立场角度上对音乐教育教学有着不同的解读,但无论是哪种范式,都对音乐教学中感恩教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音乐教育哲学对感恩教育的作用  “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在小学阶段,感恩教育更多地集中在思想品德课中,大部分由班主任担任此学科的教学工作。但随着人们对德育不断重视和师资力量的提升,逐渐涌现出思想品德学科的专职教师,他们以生动的课例分析,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引导学生识恩、知恩、感

4、恩,并努力地在生活中实践施恩。  其实,感恩教育不仅只是思想品德学科的专属,在其他学科中也有所渗透,尤其是音乐学科。无论是关爱地球的音乐专题,还是世界音乐文化,或者是地方音乐文化,都与感恩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教育哲学家戴维?艾利奥特(David.J.Elliott)在他的著作《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中提出:“音乐教育(或应该是)是一种多样性的、多文化的实践。这意味着真正与教学和学习相关的音乐教育也介入了独特的和主要形式的人文教育。”8我们发现,音乐教材中那些节奏迥异、风格别样的歌曲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以丰富的形式内容提高着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同时,更对学生人格、

5、品性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教材中有很多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思想情感,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用音乐教育辅助感恩教育有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重要价值。最主要的是,用音乐启迪学生、促进感恩教育发展,在形式上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音乐教育哲学视野下感恩教育的范式研究  音乐教育哲学中,以何种范式来解读感恩,对于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和感恩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影响。  1.审美范式下的感恩教育  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体系正式建构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理论基础来自于18世纪的美学,其代表人

6、物为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BennettReimer)。其实,“审美”对于从事音乐教育的一线教师来说并不陌生,音乐新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也提到“审美性”。贝内特?雷默在他的《音乐教育的哲学》中写道:“如果现今的音乐教育能够用一个单一的、压倒一切的目标来概括,那么可以说这个专业正在努力成为‘审美教育’。必须有一种哲学来实现这个目标,以表明音乐教育如何及为何在它的本质上和价值上都是审美的。”审美范式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而培养审美感受的最佳途径就是听赏。通过此理论的学习,教师秉着“以美育人”的理念,以美的启迪与享受引导学生进行歌唱、舞蹈、欣赏等音乐活动。期望学生

7、能发现美的事物,产生美的性情,拥有美的品德,这一切的确对于培养学生美的品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8  例如,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四年级第二单元中的《丰收之歌》,这是一首情绪欢快,节奏明快的丹麦民歌,在初次听赏的过程中学生们获得了美的体验,感受到丹麦人民乐观爽朗、勤劳善良的品性。在歌唱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辛劳,使学生懂得在互帮互助中应怀有感恩之心。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提高了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懂得珍惜,心怀感恩。可是,对于“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