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双宾语”和“双层宾语”

浅议“双宾语”和“双层宾语”

ID:31448413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0

浅议“双宾语”和“双层宾语”_第1页
浅议“双宾语”和“双层宾语”_第2页
浅议“双宾语”和“双层宾语”_第3页
浅议“双宾语”和“双层宾语”_第4页
浅议“双宾语”和“双层宾语”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双宾语”和“双层宾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双宾语”和“双层宾语”  摘要:“双宾语”和“双层宾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不仅结构上有所不同,而且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区分并研究它们的特点与差别,将有助于语法分析的精细化。  关键词:双宾语双层宾语结构差异特点  一  一般所谓“双宾语”,是指一个述语同时带有两个宾语的情况,例如:“给他书”,其中“给”是述语,“他”和“书”是两个宾语。即“给”这一动作同时涉及两个对象,而两个宾语“他”和“书”之间没有结构上的关系。在进一步研究中,为了便于区分与说明,人们常常把靠近述语的宾语(“他”)称作“近宾语”,把稍远点儿的宾语(“书

2、”)叫做“远宾语”。另外,如果从语义关系的角度考虑,人们会把表示物的“书”称作“直接宾语”(它与动作“给”先发生关系,故语义联系更直接),而把表示人的“他”叫做“间接宾语”(“书”通过“给”的动作才到达“他”这里)。  在传统的“中心词分析法”中,双宾语的分析并不成问题,一般就表示为:  结构关系非常清楚。但是,如果采用层次分析法来分析,就会出现一些分歧。有人主张如此分析:  也就是说,这种观点认为是述宾短语又带上了宾语[1],因此,两个宾语不在一个层次上,故称之为“双层宾语”6[2]。而有人主张,双宾语应该如此分析:  即将其一分为三,

3、更好地表现出“一个述语同时带有两个宾语”的特点[3]。  最近仔细研读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下册,发现所谓“双层宾语”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动+宾+补+宾:给他三次钱(双层宾语)”[4]。其层次分析显然应该如下:  也就是说,由于中间夹有一层“补语”,此结构中的两个宾语确实只能处于不同的层次,是名副其实的“双层宾语”。  于是,我们陷入了沉思:“双宾语”是否等于“双层宾语”?思考的结果是:“双宾语”和“双层宾语”应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宜混为一谈。  二  传统所谓“双宾语”,由于两个宾语是同一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两个对象

4、,就好像一位母亲一胎生了两个孩子,所以我们可以将其比喻为“双胞胎”。生活中,常见双胞胎穿戴相同,正是为了体现其地位的平等。受此启示,语法结构中把双宾语划分在同一个层次,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一个述语带有两个宾语”的特点。有人主张将双宾语划分在两个层次,是片面理解、机械运用层次分析法“二分”特点的结果。其实,层次分析法从来都没有拒绝过“多分”。因此,我们认为“三分”的观点是较为合理的,能很好地将此结构的特点表现出来。  而所谓“双层宾语”,就好像一个母亲在不同年份生下的两个孩子,他们或是“哥弟”,或是“姐妹”,有别于双胞胎,当然不在一个“层次”

5、6上。因此,把这样的宾语划分在不同层次,就是很自然的了。值得一提的是,它们中间夹杂了其他成分,就如同“哥弟”之间夹杂了“姐妹”,或者“姐妹”之间夹杂了“哥弟”,因而,更像生活中所谓的“三线肉”(五花肉)。称之为“双层宾语”,主要是为了说明两个宾语处于不同的层次,以便区别于处在同一层次的“双宾语”。  三  对于“双宾语”的相关情况,前人已有许多阐述,不复赘述。而关于“双层宾语”的特点,我们觉得还有一定深入了解的余地。  第一,“双层宾语”应该与“双宾语”有密切的联系,或许就是从“双宾语”衍生出来的结构形式。即:当我们要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时

6、,选择了将表示其数量的成分插入了两个宾语之间,从而形成了这样一种特定的结构。请比较:  给他钱→*给三次他钱  →*给他钱三次  →给他三次钱  当然,这样的推测是否符合实际,还需要我们再做进一步的研究。  不过,“双层宾语”和“双宾语”也应该有所区别。除了结构层次上的不同之外,起码还有这样一些差异:  1.变换情况有所不同。请比较:  给他钱→把钱给他(添加介词“把”,将“把钱”前移)  给他三次钱→*把钱给他三次  给他三次钱→三次给他钱(把“三次”前移)6  →三次把钱给他(添加介词“把”,再将“把钱”前移)  也就是说,“双宾语”

7、变换成“把”字句时,原来的直接宾语跟介词组成介词短语,出现在谓语动词前充当状语;但“双层宾语”却不能如此变换,而是需要先将原来的补语移位到谓语动词前充当状语,然后才能变换成“把”字句。  2.再从动作行为所表示的状态来看,“双宾语”既可以表示“未然态”,也可以表示“已然态”;而“双层宾语”表示的只能是“已然态”。请比较:  给他钱(未然态,表示请求)  给了他钱(已然态,表示陈述)  给他三次钱=给了他三次钱(已然态,表示陈述)  这使得“双宾语”较为常用,而“双层宾语”的使用则比较有限。  上述差异,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双层宾语”和“双

8、宾语”应该是不同的概念,其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差异,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  第二,“双层宾语”跟“双层补语”[5]也有所不同。如前所述,“双层宾语”类似“三线肉”,即两层宾语之间夹杂了一层补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