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着蜗牛去散步

牵着蜗牛去散步

ID:31451693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0

牵着蜗牛去散步_第1页
牵着蜗牛去散步_第2页
牵着蜗牛去散步_第3页
牵着蜗牛去散步_第4页
牵着蜗牛去散步_第5页
资源描述:

《牵着蜗牛去散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牵着蜗牛去散步  【摘要】教育是崇高的事业,任何功利和浮躁只能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教育者少应一些浮躁与功利,多一些耐性与平和,本文从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三方面阐释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要放慢脚步。  【关键词】学生成长教育教学过程慢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083  笔者从事教师工作已经十一年了,深刻体会到教师是一项非常辛苦和琐碎的工作。教师不但要教好所任教的学科,更重要的是育人,使每个学生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所以必须长期付出艰辛的劳动和辛苦的汗水。俗话说“十年

2、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道出了培养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需要等待。由此我想起了曾读过的一首小诗,名叫《我带蜗牛去散步》,教育正如和蜗牛散步一样,只有放松心情、放慢脚步,放长眼光,才能以诗意的态度,发现教育生命之美,享受到职业的幸福感。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得以实现。5  刚刚带完一届学生,回想过往,除了临近毕业这一年,其余五年似乎满满都是疲惫。常常我给他们说过的话许多孩子不是不清楚就是忘到了九霄云外。每天将近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晚上胡乱应付家庭作业,上课提到的问题、概括文章知识和技巧,知道的真是寥寥无几。一个问题抛出来,课堂上常常是鸦雀无声。如果再遇

3、到班上那两三个调皮捣蛋的问题孩子,每每犯错,屡教不改,总能让我气急败坏。就如张文亮的诗歌所说:“我催他,我唬他,我责备他,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在说人家已经尽全力了!我拉他,我扯他,我甚至想踢他,蜗牛受伤了,他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就这样,在牵着“蜗牛”散步的过程中,我也像蜗牛一样流着汗,喘着气,累的筋疲力尽。渐渐地,我明白教育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你越是急功近利,效果反而背道而驰。于是我尝试慢下来,反思自己走过的每一步。  一、学生的成长需要慢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得好:“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一个程序,他在某个年龄特征段该领悟什么样的问题,其实是固定的,你没办法强求,

4、过分人为地加以干涉只会毁了他。”因此,教育必须遵循学生成长的自然规律,顺着“长势”让学生自由地发展,不要超越,只能等待,用时间等待学生的成长。就像农民种地,他们从来不强迫庄稼按照一个模式生长――5因为他们知道那样做肯定是徒劳无益的,他们只是勤勉地浇水、施肥、喷洒农药,为每一棵庄稼按照自己的方式尽情地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于是,他们在秋天才有了属于自己的那份沉甸甸的收获。教育何尝不是如此?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都是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积累而至质变的过程,对待学生的成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学生取得成绩,我们表扬他,学生犯了错误,我们等待他改正。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对被教

5、育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默默地关注他的改变,关注他的进步。学会用生态的多元的观点来看我们的孩子,我们就会发现大树有大树的风采,小草也有小草的魅力。  二、教育过程需要慢  “教育30%是启发,70%是等待。”教师要善于等待。等待“慢”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每个孩子都是聪明的,只要老师一点拨,孩子就都能心领神会,最好还能举一反三。如果有孩子做不到这一点,内心就很难接受,甚至会因此而愤愤不平,大动肝火,千方百计地想让那些孩子快速向“聪明”靠拢。我们忘记了孩子间的差异。由于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家庭、年龄、性别、生理、心理、个性特征等方面的不同,他们之间产生差异也是正常现

6、象。我们说“教育无差生,只有差异生”,就是这个道理。正是因为差异,学生的悟性有快有慢,我们要善于等待“慢”的学生。面对“慢”的孩子,老师的心态应该像等待含苞待放的花苞一样,不能有任何的责怪和急躁,要学会等待,积极为“慢”的学生创条件,促进他们的发展。  三、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慢  教学过程从来都是知识和精神的探险,“40分钟”的旅程短暂而艰难,我们更应该带着“好的教育理念”进课堂。可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每天都按照计划匆忙地完成教学任务,面对各种考试压力,一直这样的工作着,就会产生厌倦的情绪和烦躁的心情。比如:课堂上教师提问,火急火燎,还没等大多数学生认真思考,就匆匆揭晓答案;过渡、

7、衔接,快马加鞭,教师总是争分夺秒地掐时间、赶进度;却忽略全体学生懂了吗?学生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出错?自己常常对孩子说:“你怎么就不能快点呢?讲了那么多次,你怎么就学不会、学不好呢?你怎么就这么笨呢……”5事实上孩子不笨,也不是学不会,而是我太“快”了。一堂好课的标准不是有没有把准备的内容上完,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习速度。当遇到学生很难理解的地方,就应该放慢速度,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学生一起静静地享受我们的课堂。因此,我试着在课堂教学中讲到重难点时,在提问时,在学生容易错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