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自噬,不是凋亡是生存

细胞自噬,不是凋亡是生存

ID:31453179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0

细胞自噬,不是凋亡是生存_第1页
细胞自噬,不是凋亡是生存_第2页
细胞自噬,不是凋亡是生存_第3页
细胞自噬,不是凋亡是生存_第4页
细胞自噬,不是凋亡是生存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胞自噬,不是凋亡是生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细胞自噬,不是凋亡是生存  201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大隅良典。他是谁呢?大隅良典是日本东京大学的理学博士,他可是一个在行业里鼎鼎大名的人。诺贝尔奖颁发给他是由于他发现了细胞自噬的机制。细胞大家都知道,那自噬又是什么?让我们一一道来。  生物学家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来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此时,这种被选定的生物物种就是模式生物。例如果蝇,有谁会想到,这种红眼、双翅、羽状触角芒、身体分节、黄褐色的小昆虫,在近百年间竟然能够“成就”好几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  什么是自噬?  大隅良

2、典研究的是酵母的细胞自噬机制。酿酒酵母是一种模式生物,非常经典。经过20多年的研究,在酵母里已经发现了34种与自噬有关的基因。那么自噬到底是什么?当你真的了解它以后,你会发现,原来细胞这么“聪明”!  自噬,不就是自己吃自己吗?可以这样理解。自噬就是细胞自己降解自己结构的过程,即把一些暂时用不上的零件,拆解变成最小的模块,然后重新组装成自己需要的东西,这就是自噬。在植物细胞和酵母细胞里,自噬在液泡中发生。而在动物细胞里,自噬在溶酶体里发生。从一个蛋白质到整个细胞器,都是可以降解的。5  自噬是细胞内分解代谢的一种途径。除

3、此之外还有一种途径,称之为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简单说就是在蛋白质上加个泛素,做个标记,然后送进蛋白酶体中完成消化。  发现细胞自噬  首次提出自噬这一概念的,是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比利时细胞和生物化学家克里斯汀?德?迪夫。他在20世纪50年代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自噬体,并在1963年溶酶体国际会议上正式提出,他也因此被誉为“自噬之父”。  到了20世纪90年代,大隅良典开始用酵母研究自噬。再后来越来越多科学家加入了研究自噬的队伍。  细胞自噬其实分为三种方式,这是根据如何“打包”物质和如何运送物质来划分的。  第

4、一种叫宏自噬,也叫巨自噬,顾名思义就是自噬体比较大,用细胞膜或者其他的双层膜去把那些不想要的东西包裹起来,然后和溶酶体融合。  第二种叫微自噬。顾名思义就是自噬体比较小,溶酶体或者液泡直接用自身去吞噬那些需要降解的东西,也许是细胞器,也许是蛋白质。  第三种叫分子伴侣介导自噬。是指分子伴侣将细胞内的蛋白质先从折叠状态恢复为未折叠的状态,再放到溶酶体里。  这三种方式中,第一种方式是科学家们研究最为透彻的,所以有时自噬就是指巨自噬。而酵母细胞里发生的就是巨自噬。  自噬是这样发生的  首先,细胞核发出一种信号,指示细胞里某

5、个部分需要降解了,或者是某些垃圾诱导细胞产生了某种反应,于是自噬发生了。5  接着,自噬体逐渐扩张、收口、包裹那些垃圾。自噬体一般是球型的。  然后,自噬体和液泡或者溶酶体融合。  最后,在融合以后,细胞中那些暂时不需要的物质在某些酶的作用下便分解了,分解成氨基酸、脂肪酸之类,剩下的残渣就排出细胞了。当然也可能暂时保留,说不定能“废物利用”呢。  就这样,自噬发生了。但是最初包裹那些垃圾的膜是从哪来的呢?  原来,在酵母里,膜会在自噬体“组装”位点(这个位置是靠近液泡的),在Atg8以及其他蛋白质的作用下开始扩展生长,然

6、后就形成了自噬体。  而在哺乳动物细胞里,这个过程就不一样了。形成自噬体的区域是分散在整个细胞里的。第一种假说认为,自噬体膜是来自内质网的,而自噬体就形成在内质网和线粒体接触的地方,所以还有一直说法认为自噬体膜来自线粒体外膜;还有三种假说分别认为自噬体膜来自高尔基体、内吞体以及细胞膜。这些假说各有证据,目前还很难说哪一个是对的,或者都是正确的,也不无可能。  高尔基体是真核细胞中内膜系统的组成之一,它由扁平膜囊、大囊泡、小囊泡三个基本成分组成。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参与细胞壁的合成,但在动物细胞中它与腺细胞的分泌有很大关系

7、。  内吞体即细胞内吞作用形成的网格蛋白有被小泡,将细胞外大分子物质摄入有被小泡,运输到早期胞内体,在这里遇到从高尔基体转运小泡运输来的溶酶体水解酶,再通过晚期胞内体,进一步形成溶酶体。  自噬=凋亡?5  说到这,你一定还能想到一个词――凋亡。自噬和凋亡是一回事吧?答案是否定的。  细胞死亡分为三种:坏死、凋亡、自噬性细胞死亡。显然,自噬和凋亡是并列存在的。  坏死就是机体受到损伤,细胞代谢停止,功能丧失。溶酶体里的水解酶释放分解了整个细胞,或者是白细胞大老远地跑来释放了水解酶。  凋亡也称为1型程序性细胞死亡。依靠的

8、是胱冬肽酶等多种水解酶。细胞凋亡有以下特点:染色体浓聚、细胞皱缩、DNA降解和凋亡小体形成,最后残余部分被巨噬细胞吃掉。  而自噬也叫2型程序性细胞死亡,它纯粹是在溶酶体的作用下发生的,而不依赖于某些酶。  由此可见,凋亡和自噬是一种动态平衡。自噬可能比凋亡早发生,通过启动自噬而抑制凋亡,从而保护细胞;自噬还可能向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