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汉魏晋文学

1秦汉魏晋文学

ID:31457686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0

1秦汉魏晋文学_第1页
1秦汉魏晋文学_第2页
1秦汉魏晋文学_第3页
1秦汉魏晋文学_第4页
1秦汉魏晋文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1秦汉魏晋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秦汉文学秦汉文学指的是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到东汉末汉献帝建安元年(196)的文学。这是中国文学的形成时期。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封建帝国,并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但严酷的专制政治统治使之很快走向了灭亡(仅15年)。秦在文化上推行的也是极端专制政策,以吏为师,焚书坑儒,使秦代学术文化一派凋零,文学几乎没什么成就。鲁迅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汉文学史纲要》)。汉代文学包括西汉、东汉两个历史阶段近四百年的发展史。在这一时期从文体看,主要有赋、散文和诗歌。(一)汉赋赋形成于战国后期,最早

2、写作赋体作品并以赋名篇的是荀子。就基本性质言,它是一种以韵语为主、韵散兼用的介于诗和文之间的文体。汉赋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骚体赋、散体大赋、抒情与言志的小赋。1、骚体赋从汉高祖刘邦建汉至汉武帝初年(公元前206—前104年),是汉赋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辞赋,主要是继承《楚辞》的传统,以抒情为主的骚体赋。这时最有成就和代表性的作家是贾谊,其代表作为《吊屈原赋》、《鵩鸟赋》。贾谊之后的枚乘的《七发》以主客问答形式开启了汉代大赋。2、散体大赋从汉武帝初年至东汉中叶,共约200多年时间,是汉赋发展的鼎盛期。这一时期最具汉赋特征的散体大赋

3、开始流行。司马相如是汉代大赋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家。《子虚》、《上林》两赋是他的著名的代表作。这两篇以游猎为题材,歌颂大一统汉帝国的权势和汉天子的尊严。司马相如的这两篇赋在汉赋发展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至此汉大赋的体制基本确定。西汉末年到东汉初期的汉赋作家主要有班固、张衡和扬雄。班固《两都赋》是其代表作。张衡以《二京赋》最负盛名。扬雄前期的大赋《甘泉赋》、《校猎赋》;后期的小赋《酒赋》、《解嘲》等文辞流丽,铺陈有度。3、抒情言志的小赋东汉中叶以后是大赋衰微期。这一时期抒情小赋勃兴,直启魏晋的抒情赋创作。张衡的《归田赋》标志着这一转变。其后,蔡

4、邕《述行赋》、赵壹《刺世疾邪赋》是其代表。(一)秦汉散文1﹑政论散文秦汉散文有较为突出的成就,其论说散文是继先秦诸子散文发展而来的。李斯是秦时最有成就的文学家,以《谏逐客书》为其代表作。汉初作家多注意总结秦亡教训,以贾谊《过秦论》最为著名。西汉汉武帝时期到东汉中期,论说散文大都明白晓畅、不傍经典。桓宽的《盐铁论》、淮南王刘安君臣的《淮南子》、王充《论衡》是其代表作。东汉后期散文多批评时政,以王符《潜夫论》为代表的汉末三子多为哀伤之作。2﹑历史散文汉代散文中的史传文成就突出,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史记》、《汉书》在整个封

5、建时代,都被史学家及文学家奉为典范。   《史记》作者司马迁,原名《太史公书》,也称《太史公记》、《太史公百三十篇》,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自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52万6千余字,由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体组成。   《史记》是司马迁以“不虚美,不隐恶”、“扬善贬恶”的史家实录精神写就的。它暴露统治阶级的丑恶面目,歌颂反抗强暴的英雄,充分肯定和由衷赞扬中下层一些人物的的历史贡献和优秀品质。内容极为丰富生动,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史记》不仅是“史家之绝唱”,也是“无韵之《离骚》”,具有高度的文学成就

6、。   《史记》之后,班彪续作《史记后传》65篇。班彪死后,其子班固继承遗业编撰《汉书》。班固卒时,《汉书》的八表及天文志尚未完成,其妹班昭续作八表,马续补作天文志。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它的体例沿用《史记》,又略有改变,改书为志,并世家入传,由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四部分组成,全书一百篇,八十余万字。主要记载高帝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的历史,目的是宣扬“汉德”。其“十志”较《史记》的“八书”,史料更完整、更丰富。   《汉书》在艺术上没有《史记》成就高,但也有自己的特

7、点。其地位在“正史”中仅次于《史记》。(三)汉乐府民歌“乐府”本是古代掌握音乐的官署机构,六朝时,人们把合乐的歌辞、袭用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写成的诗歌统称为“乐府”,于是乐府演变成为一种诗体名称。沿用到后世,涵义进一步扩大,如宋人把词,元、明人把散曲也称作乐府。   汉乐府诗歌主要保存在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的郊庙歌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和鼓吹曲辞中。民歌是其精华,现仅存四十多首,主要保存在相和歌辞、鼓吹曲辞和杂曲歌辞中。   汉乐府民歌继承和发扬了《诗经》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它“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传达了汉代民众的心声,反映了

8、广阔的社会现实,是汉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汉乐府民歌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1、是以叙事为主,善于剪裁和安排情节。其中的代表作品是《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2、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