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的浅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的浅析

ID:31492954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的浅析_第1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的浅析_第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的浅析_第3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的浅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的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的浅析  摘要:阅读对话是师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评判,阅读对话的前提是要民主平等,阅读对话的基础是要潜心会文,阅读对话的关键是要交流感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注重对阅读中对话的使用,提高教学效率。文章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从阅读对话的前提、基础、关键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是师生都敞开心雇、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构建对话平台,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呢?  一、民主平等是阅读对话的前提  “对话”作为教学中的一种交往,首

2、先就意味着平等。民主平等也就是对话的首要条件。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享有平等对话的机会。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当发现学生在对话过程中有独特的见解时,教师要充分地表扬;当学生超越你的理解时,也要多鼓励。如特级教师吉春亚执教的《詹天佑》一课中,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始终贯穿课堂。其中有一个片断,当一名学生提出中间凿井法应该从山岭的最低处开凿省力时,老师就赞赏地说:“你可以当詹天佑的得力助手了。”4这时该学生的喜悦溢于言表。这样,师生充分展开情与情的交融,在学生的眼里,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是自己学习的伙伴,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在自由愉

3、悦的阅读中享受精神生活。  二、潜心会文是阅读对话的基础  阅读是读者跨越时空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活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开展对话的过程。阅读进行中,就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师生能否潜心会文,将决定阅读对话质量的高低。  1.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就是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只有教师自己洞悉了文本,才能更好地去引导学生。教师走进文本,一方面是要聆听文本的声音,通过反复地、创造性地读文本,跨越时空与作者对话,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理清文本思路,了解文本内容,体验文本感情,把握文本态度及价值取向,做到文本烂熟于胸。另一方面是想,想学生在阅读

4、文本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策略有哪些。  2.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个体与文本最直接、最亲密的接触。教师可从如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1)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知文本。教学中要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力争对课文有个总体印象,学生只有通过熟读课文,有了自己的感悟和见解,才具备与同学、教师对话的底气。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文本。体验是表层意思到深层内涵的认知深化。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

5、上4,激活与调集各种相关知识和经验,产生积极深刻的体验,从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感悟。如学习人教版教材中《妈妈的爱》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教学中我让学生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然后让学生感悟,使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文字表象感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我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妈妈对自己的爱,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对妈妈的爱,这样既加深了对母爱的理解,增强了爱父母、回报父母关爱的意识,也拓展了作品的意境,升华了主题。  (3)鼓励学生创造文本。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否有阅读个性,关键在于老师是否为其提供个性生存空间。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称象》一课即

6、将结束时,问:“曹冲称象的办法是最好的吗?如果让你来称象,你会用什么办法?”一会儿,一个小朋友举手了,他说:“为什么不让那些士兵直接站起来上船,称完了之后又直接跳下船,那多省事呀!”  这样,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知、体验、创造的过程,就是学生个体潜心会文的过程,而这正是阅读教学对话成功的基础。  三、交流感悟是阅读对话的关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行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学生就是在解读文本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不断生成新的意义。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葡萄沟》一课,学习“

7、葡萄干”一段时将学生分成两个任务组,“老乡”组阅读课文、回答问题;“游人”组提出想了解的问题,在“老乡”和“游人”不断提问、解疑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4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花小学)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