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心灵启迪智慧

放飞心灵启迪智慧

ID:31495034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放飞心灵启迪智慧_第1页
放飞心灵启迪智慧_第2页
放飞心灵启迪智慧_第3页
放飞心灵启迪智慧_第4页
资源描述:

《放飞心灵启迪智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放飞心灵启迪智慧  [摘要]课程改革让科学课堂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充满生活的活力。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是科学课标的理念,是时代和民族发展、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科学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增添一份助力。  [关键词]培养科学兴趣发展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36-076  科学课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课对课堂教学也越来越重视,科学课的教材和教学课标都进行了

2、改革与完善。在科学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亲身经历一些简单易行的观察、实验、采集、制作等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知识的全面发展。  一、悬念,让科学课堂成为充满生机的有效空间4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而有力的心理因素。只有学生对某种学习活动感兴趣,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不会感觉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只有当学生有学习兴趣时,他才能集中精力,积极思考,使知识与技能掌握得快速且牢固。如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我一上讲台,首先询问学生爱不爱看魔术,在得到学生的肯定回答后,我

3、先将一条干手绢塞入茶杯底部,再将茶杯倒立,竖直扣入水中,最后竖直将杯子提起,擦干杯口,拿出手绢,让学生观察手绢是否沾湿。学生观察后,回答:“手绢没湿。”手绢分明已没入水中,但为什么没湿呢?学生观看后都露出惊奇的表情。我顺势引导学生: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手绢不湿的秘密?学生齐声回答:“想。”学生带着疑问集中精力进入课堂,思维活跃,课堂自然有较好的效果。  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教学节时省力,对提高教学质量大有益处。多媒体设备将繁琐的概念与复杂的图像,轻松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强了课堂知识的直观性,促

4、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言而喻。教学中,借助录音、幻灯、音像等媒体手段,充分发挥其在音、形、色方面的优势,使学生将苦学变为乐学。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课堂就变活了。如在教学《美丽的大科学》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播放美丽的自然画面,一边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描述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象,学生的视觉与听觉都得到了有效刺激,教学效果自然也得到了提高。  二、观察,让科学课堂流溢和谐的实践空间  科学知识的学习,最不能缺少的是观察和实验。科学新课标指出:“科学教学要注意观察和实验。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科学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教学的特点。”这是根据科学的特点和科学课教

5、学的实践提出来的,符合科学教学的规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尽可能让学生观察实物,实际地认识实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而获得知识并提高动手能力。如“水的性质”4单凭教师讲述,学生理解起来困难,如果教师能让学生用眼、耳、鼻、舌、手等身体器官,将牛奶、豆浆、酒、盐水等液体进行对比观察,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并掌握。  学生要做好实验,需明确观察重点,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与具体的实验步骤。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各种客观事物与现象,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如在教学《土壤的成分》一课时,我让学生做用酒精灯加热土壤的

6、实验。我首先指导学生学会使用酒精灯,然后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现象与气味的变化。实验完毕,我再引导学生说出加热后的变化。学生得出结论,在给土壤加热的过程中,观察到土壤中有烟冒出,并伴随着一股焦臭味。我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加热后的土壤会冒烟,且发出焦臭味?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土壤中冒烟,并发出焦臭味是因为土壤中含有动植物残体。教师在学生得到感性认识后,再给出结论:土壤中含腐殖质。通过实验,使学生对土壤的成分有理论上与主观上的认识,从而对知识理解深刻、记忆牢固。  三、思考,让科学课堂成为动态生成的探究空间4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对培养他们

7、的兴趣与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观察实验是发展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充分地思考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材料和充分的时间进行观察和实验。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寓科学知识于游戏中。一位优秀的教师在学生的发言与自己的要求不一致时,应耐心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答案,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怎样测定太阳的高度》一课时,我在室内讲好注意事项后,让学生带上仪器,自己到室外做实验,最后总结自己的发现,我再适当地引导与补充,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科学兴趣,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比获取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

8、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还应注重探究活动的活动效益,让学生真正在探究中有所收获。  (责编韦迪)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