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ID:31498710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_第1页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_第2页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_第3页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_第4页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要】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兴趣;方法;习惯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对数学感兴趣。同时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一些“热闹”的课堂,冷静下来,反思其“热闹”,一些被广大

2、教师认同并且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比如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算法多样化等,看似“热闹”,但新课程要求仍有距离,老师们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误区。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思想,丢掉了一些优秀的传统教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人结合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1.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时,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挖掘学习潜力,开发学生智慧,才能提高课堂效率。5  (1)注重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我在教学《十几

3、减九》时,导入环节,设计了10的拍手游戏。游戏目的是复习凑十的知识。通过游戏,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复习了凑十法。为学生学习十几减9在知识上做好准备,同时还在计算思路上做好了铺垫。由于学生动手动脑参与教学活动,我顺利地直观地完成了预设目标。  (2)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充分相信学生的前提下,教师要放得开,收得拢,紧紧围绕课堂学习的目标、内容,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张弛有度,才能收到预期效果,达到预定目标。如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学完后,可以让学生开展“小小商店”活动,分成小组,让孩子们在活动中选择不同角色,如当

4、售货员或顾客,每个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了对人民币的互换训练。通过动手、动脑、动口,不但孩子们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对爱护好人民币也进行了一次品德教育。  2.灵活机动,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已被专家认同,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一节时,我就让孩子们准备了自己喜欢的玩具、饮料瓶等学习用品,并让他们自己进行分类。一节活动课,实孩子们从中学会了怎样分类,怎样整理,怎样与同学合

5、作等知识。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分类与整理”5这节课,还应让学生经历统计过程,了解统计的方法,同时举例,并对知识进行扩展。又如:在教学几何知识时,我采取从直观到抽象的方法。必须准备好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几何体,用最直观的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在教学中立足学生是“教学之本”。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基础、个性差异都是教师要考虑的因素。如一年级学生不宜过多讲授。因为他们年龄小,思维形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将一些概念强加给他们,只会带来低效或负效。

6、再如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并且同一个班级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运用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3.培养习惯,提高参与自觉性  (1)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课堂上让学生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了保护,并逐步培养了会

7、问、善问的思维品质。5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习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手脑结合,参与活动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口说、用心体验,多种感官协调参与,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提问题的兴趣;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圆柱,体验圆柱的形状;接着让学生动手用尺子、绳子量一量圆柱的底面半径、直径和周长;然后用剪刀剪开圆柱的侧面进行观察;最后让学生共同讨论、交流,从而认

8、识圆柱的特征。这种自主探究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