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ID:31500184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_第1页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_第2页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_第3页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_第4页
资源描述: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摘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培养学生计算技能是教学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教学中存在着重算法轻算理、重视机械计算、轻视情感态度的倾向,影响了课堂效率。结合工作体会,从以下方面阐述了提高学生计算技能的方法,提高计算教学课堂质量。  关键词:计算教学;计算技能;枯燥  计算与人们的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息息相关。计算在小学数学中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作用。长期以来,计算教学得不到师生的青睐,教师觉得计算不好教,无论如何苦口婆心,总有一部分学生算不对数;学生认为计算往往就是做不完的习题,枯燥无味。如何让教师教得得心应手,让学

2、生学得轻松自如?是每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中的一些实例,就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当前计算教学现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版)》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里对计算技能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知道如何计算?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即算理与算法的理解及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二是计算的熟练程度。即计算速度。而且课标明确指出:计算准确,会用准确的方法计算,是计算技能最准确的要求。即准确第一、速度第二。当前教学中存在两个倾向:4  一是重算法、轻算理。在教学

3、中,老师往往在计算方法的研究上下了很大功夫,课堂上呈现了多样化的算法,却忽视了计算的精髓――算理的理解。应该意识到,算理就像枝叶繁茂的计算之数的根基,只有树根深扎,才能滋养出富有智慧、创造力的算法。  二是重苦算、轻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在数学学习的各个方面,计算教学同样不例外。而在日常教学中,面对计算能力很差的孩子,很多老师让学生把错题重做或加倍惩罚。试问这样的苦算怎会让孩子“爱”上计算?反而只会让孩子觉得计算是个苦差事,避而远之。  二、计算教学策略  1.在课堂的碰撞中理解算理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抓好课堂40分钟,学习效果

4、会事半功倍。课堂上让学生多讨论、多碰撞、多质疑!真正理解算理。  例如,在执教“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数不是整十数”一课中,算理的理解是难点。“越是难理解的地方越要让孩子们多思考,多谈论。”计算教学亦是如此。下面是我和孩子们的一段精彩对话。  师:532÷21,观察一下它与我们以前学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有什么不同?  生:除数不是整十数!  师:怎么计算呢?能不能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呢?  生:把21估成20!  师表扬,继续追问:为什么要把21估成20呢?  生:这样方便背口诀!有2的口诀,而没有21的口诀!  师:那我们一起来背口诀

5、:1×2=2,2×2=4,2×43=6,超了,所以商2。  师:接下来再怎么做?  生:乘回来!  (此时,课堂上出现了分歧:有的说用20×2,有的说21×2。)  师引导:好好想想,到底谁乘谁?并组织学生讨论。经过讨论,学生达成一致意见,用21×2。  师追问:为什么是21×2,而不是20×2?  ……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计算教学课同样可以生动、活泼。  2.在解决问题的情景中理解算理  课标提出“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情境”,以及“让学生在生动集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计算教学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不要机械地计算,而要在情境中理解算

6、理。老师可以创设出具体情境,既突破了算理、总结了算法,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了大量重复计算。  例如,在“除法竖式”教学设计中,我创设了“教师节联欢会”的情境,引出“苹果装盘”的话题。引导学生出问题:每盘放5个苹果,20个苹果可以放几盘?学生独立思考,进行个性探究。之后全班集体交流解决问题的途径,并让学生用学具代替苹果感受平均分的过程,最后抽象出除法竖式。  又如,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4中,我先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得出猜想: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怎样验证这个猜想呢?我创设了情境:北京天坛公园的

7、占地面积约272公顷,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天坛公园的多4公顷,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并分析要先算“天坛公园面积的(即先算乘法),再算多4公顷(即后算加法)”。轻松验证了猜想。  3.在口算练习中熟练算法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对于学生记忆力、注意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均有直接作用。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上,教师尤其应坚持“重在平时,贵在坚持”的教学原则。如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表等都应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对于学生口算方法的长期熟悉和巩固,教师要适时推动学生将计算方法的熟练程度转化为基本数学技能,增强计算教

8、学的实效性。  总之,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  编辑孙玲娟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