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

让问题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

ID:31500285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让问题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_第1页
让问题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_第2页
让问题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_第3页
让问题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_第4页
资源描述:

《让问题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问题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  【摘要】数学问题是数学学科内涵精髓的生动展现,是学生学习能力锻炼提升的重要平台,是教师教学理念有效应用的重要载体。本文作者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就高中数学问题性教学策略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教学;策略运用  数学学科是学生能力水平、知识素养、数学思想等方面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性学科,也是学科能力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内容上具有抽象性、体系内容上具有整体性、问题内涵上具有的严密性、生活应用上具有广泛性。数学问题是数学学科内涵及其要义的集中体现和展示,是教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养树立的重要“桥梁”

2、和载体。问题教学作为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能力、数学思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构建主义学者认为:“问题性教学是以‘问题’为纽带,使学生在问题的提出、思考和解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开拓思维、发展智力和提高能力。”长期以来,许多教师根据教学纲要内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问题教学活动方式方法,取得了较为凸显的教学功效成效。可见,高中数学教师要将数学问题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重要抓手,贯穿于整个数学问题教学活动始终采,实效有效教学目标要求。  一、抓住数学问题生动性,以景激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知内在潜能4  情感是人类不断前

3、进和发展的助推剂,是克服解决难题为难情感的思想保障。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良好的学习情感作为保证。问题教学作为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离不开良好情感的支撑。而数学学科作为“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自然学科,与现实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这就为数学问题的生活性、生动性以及趣味性展示,提供了“载体”,更为激发学生情感“因子”提供了“沃土”。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数学问题语言的生动性、问题内容的趣味性以及问题案例的现实性等特性,根据学生情感发展基本规律,设置贴近学生情感“敏感区”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知数学内容的生动特性,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内在情感。

4、  问题:某林厂年初有森林木材存量Sm3,木材以每年25%的增长率生长,而每年末要砍伐固定的木材量xm3,为实现经过两年砍伐后的木材的存量增加50%,则x的值是多少?  这是一道关于“等比数列”知识点内容的数学问题案例,通过对该问题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该问题案例在设置时,改变了就题讲题的模式,而是紧扣学生情感认知特性,利用“等比数列”知识点与现实生活“木材砍伐”的密切联系,设置出了与学生生活密切关联的生活性教学情境,使学生内在情感得到激发,主动学习探知的意识得到增强,为主动探知问题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证。  二、发挥数学问题发展性,以引促探,教会学生探究问题方法要领4

5、  探究能力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素养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学习效能进步的重要条件。由于学生受到自身学习能力、智力发展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探究方法及经验。而数学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师”、“总导演”,在培养学生良好探究能力中具有引导和指导作用。教师在实际问题教学时,就可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指导学生感知、分析和解答数学问题的探究活动,实时对学生的探究情况进行“点拨”,逐步教会学生进行问题探究的一般方法,实现学生探究效能的有效提升。  问题:已知y=a-bcos3x(b>0)的最大值为3/2,最小值为-1/2。求函数

6、y=-4asin(3bx)的周期、最值,并求取得最值时的x之值;并判断其奇偶性。  在该问题案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作用,采用“学生探,教师引”的方式,将探究解答该问题的任务“授予”学生,在学生探究问题过程中,做好“引导员”和“释疑师”的“角色”,提出针对性的启示性教学语言,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问题活动,逐步掌握探究解答该类型问题的方法要领,学生经过探究分析,认识到该类型问题解答,关键是要抓住“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采用图像法”,从而为有效探究活动的开展打下方法基础。  三、凸显数学问题丰富性,以评促思,培养学生求特创新数学思想  数学学科是严密性、

7、深刻性、复杂的基础知识学科,是一门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数学问题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多样性,能够通过选择、填空、解析、证明等形式进行呈现,而且还以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等形式进行展示;在解题方法上,能够“曲径通幽”、“一题多解”4等方法进行有效解答。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利用数学问题的丰富特性,引导学生对照解题过程,进行反思辨析活动,既查找自身及他人解题不足,又反思解题不足的原因所在,形成正确解题思想,从而通过“解题――反思――评析――总结”的过程,逐步形成良好数学解题思想。  如在“如图所示,△ADB和△CB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它们所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