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地区牌匾、广告中的错别字现象分析

赤峰地区牌匾、广告中的错别字现象分析

ID:31503195

大小:10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赤峰地区牌匾、广告中的错别字现象分析_第1页
赤峰地区牌匾、广告中的错别字现象分析_第2页
赤峰地区牌匾、广告中的错别字现象分析_第3页
赤峰地区牌匾、广告中的错别字现象分析_第4页
赤峰地区牌匾、广告中的错别字现象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赤峰地区牌匾、广告中的错别字现象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赤峰地区牌匾、广告中的错别字现象分析  摘要:牌匾是挂在门面或墙上的题字横牌。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介绍商品、服务内容或文体娱乐节目的一种宣传方式。“牌匾”和“广告”中的文字内容均属社会用字,其文字书写一定要规范。但赤峰的一些牌匾和广告中的用字有些错别字,属于不规范行为,我们针对赤峰地区“牌匾”、“广告”中的“九洲医院”、“家俱”、“大牧?觥薄?“纸?u包装”、“颐扬道”、“萃福烟酒”等,加以辨析,以提高社会用字的规范化。  关键词:牌匾;广告;“九洲医院”;“家俱”;“大牧?觥保弧爸窖u

2、包装”  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137-03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是信息的载体,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是为社会服务的。它的使用范围不限于个别的社会成员,而是通行于全社会,这就决定了它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标准,用来规范人们对它的实际应用,这样才能发挥它的社会功能。而社会用字对其中的文字要求更高,因为规范的社会用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因公

3、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规范汉字。”第十四条规定:6“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一)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二)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三)招牌、广告用字;(四)企业事业组织名称;(五)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  赤峰地区有的“牌匾”、“广告”中有错别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不相协调,与正在建设的赤峰文明城市不相协调。我们针对其中典型的几例,加以辨析,以提高赤峰社会用字的规范化。  一、匾牌中的别字分析  

4、(一)“九洲医院”当为“九州医院”  赤峰有“九洲医院”,四川绵阳有“九洲体育馆”,其中的“洲”字,是个别字,正确的应该写作不加“氵”的“州”,即“九州”。  “州”、“洲”二字需要区分,为古今字,常会写错用错。最初只有不加“氵”的“州”字而没有加“氵”的“洲”字。不加“氵”的“州”为古字,加“氵”的“洲”为今字。  “州”,甲骨文为,金文作,小篆作,甲古文、金文像河水中有小岛形,本义是水中的陆地。《说文?川部》:“水中可居曰州。”《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州。”。后来“州”又用以指行政区划,《尚书?禹贡》

5、:“海、岱惟青州。”意即“横跨渤海向东至泰山,这是青州地区”。上古有“禹别九州”之说,《尚书?禹贡》:“禹别九州,随山?F川,任土作贡。”这样“州”就有了两个义项,一指水中的陆地;二指行政区划。为作区别,在“州”的基础上又另造一个新字,即加“氵”的“洲”字。这样“州”就专指行政区划,为引申义所专用,而加义符“氵”的“洲”专指水中小岛。通过这样的分析,“州”、“洲”就区分开来了。“州”6专指行政区划,如省会城市“杭州”、“广州”、“郑州”、“兰州”等“州”字不加“氵”,一般城市“锦州”、“徐州”、“扬州”、“苏州

6、”“赣州”等城市的“州”字不加“氵”。“洲”指水中的陆地,如“三角洲”,要加“氵”。所以“九州”决不能写作“九洲”,写成“九洲医院”、“九洲体育馆”就不伦不类了,意思就成了“九个小岛一样的医院”、“九个小岛一样的体育馆”,而不是中国大医院、中国体育馆的意思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有“九州”一词,“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而“五洲”则必须写作“五洲”,不能写作“五州”。“五洲”,指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原不包括南极洲),后来代指世界各地。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

7、千米,其中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1%,陆地面积占其总面积的29%,可以说“五洲”是大洋中的陆地,所以写作“洲”。明乎此,“州”、“洲”就不会用错。这比用其他方法来区分“州”、“洲”,效果要好得多。  (二)“家俱”当为“家具”  “生态鱼缸家俱”的“俱”是个别字,正确的应写作“家具”。  “具”、“??”二字需要区分。  “具”,甲骨文作,从廾(表示双手持举)从鼎(表示饮食器皿),意即为招待客人拿出高级饮食器皿。小篆“具”讹变,为,从廾,从?省,本义为器具。在现代汉语中,“具”有两个词性,一是动词,一是名

8、词。作动词,义为具有、备办之义,如初具规模、具备等。作名词,义为用具、器具,与甲骨文意思相同。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6指用具。多加在单音节成分后面,构成名词。(a)名+具。家具/雨具/茶具/刀具/农具/文具……。{1}“具”,还可作副词,意思是完备,详细。  “俱”,主要用来作范围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都”。  《说文?人部》:“??,偕也。从人具声。”即“共同,一起”的意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