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学校人性化管理

浅议学校人性化管理

ID:31518034

大小:10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浅议学校人性化管理_第1页
浅议学校人性化管理_第2页
浅议学校人性化管理_第3页
浅议学校人性化管理_第4页
浅议学校人性化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学校人性化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学校人性化管理  摘要:人性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由于学校管理对象特殊,教师自尊心强,学生正处在成长中;教师业绩、学生成长不好量化;学校不能只追求成绩,不能只有一个评价标准,因此学校不适宜刚性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有被关怀、激励的需求,有自尊、自我实现的需求,所以学校管理需要人性化。学校可以在制度制订、管理方式、服务创新等方面让管理更人性化,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  关键词:学校;管理;人性化  一、人性化管理内涵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人、以人为中心、尊重人性的管理。科学的人性观认为,人性主要是人脑各种形式的心理-意识运动。表现为

2、:自然性(生理需要)、社会性(交往、安全、自尊、价值)、主体性(自主)。管理的核心是管“人”,而人是有思想、情感、个性的,“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尊重人的情感、个性、需求等富有人情味的灵活的柔性的管理。它的反面是把人当做一般的物,进行机械式、简单化、没有情感、不讲沟通、刚性的、制度化的管理。总之,人性化管理是依从人性的特点、按照人性的需求来实施管理,而不是像管理物品那样来管理人。  二、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  1.刚性管理的局限性7  刚性管理,因为简单易行、短期见效快而被不断推广强化,但它过于强硬,不注重人性特点,不讲人文关怀,缺乏弹性、柔性,容易挫伤师生积极性,造

3、成被管理对象的反感、消极应付,甚至抵制等不良后果。它过分依赖规章制度,只能解决“不可这样做”的问题,而不能解决“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它难以持久有效地激励师生,推动学校的发展。  2.被管理对象的特殊性  (1)教师群体的特殊性。教师普遍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有知识分子自尊、爱面子的特点,有较强的自觉性、自主性。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身心快速发展、仍处于未定型期的青少年。因此,教师要付出比其他行业的工作人员更多的心智劳动,要承受比常人更多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教育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不稳定也间接导致了教师心理问题的增多。现阶段中小学教师普遍处于竞争过度、互不信任、沉闷保守的不

4、良工作环境。所有这些情况都表明,教师群体是一个心理比较脆弱的群体,需要学校在管理中给予更多的理解、沟通、关怀,积极为教师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相互激励包容、乐于进取、勇于创新的工作氛围。如果采用简单的刚性管理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走向反面。  (2)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具有好奇、贪玩、自以为是、自控能力差、意志力薄弱、判断力欠缺、逆反心理强、自尊心强、变化快、不稳定、容易冲动、不够理性、可塑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说明中学生是很容易犯错误的,如果按制度规定,一犯错误就给予处分,而缺少必要的理解、宽容及耐心的沟通、教育,很容易把未成年的孩子推向更

5、不好的一端,让他们堕落在错误的深渊无法自拔。7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学生变得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个性”,“自我实现”的倾向正在迅速扩展,因而也越来越难用刚性的“一刀切”的办法管理。同时,他们又自尊、脆弱,容易受到伤害、走向极端。单一刚性的制度管理已不能完全适应学校师生特点的需要,学校管理需要更多人性关怀。  3.学校工作的特殊性  (1)教师的有些工作无法量化、不能定性。例如学生的思想变化、学生的品德成长等就没有具体标准,很难像学习成绩那样量化评比。教师转化后进生的工作量也无法量化,比如课外花了多少时间和学生谈心、做学生思想工作效果如何等。让一个普通

6、的学生考上大学和让一个品性不好、表现糟糕的孩子转变为品行良好的社会公民哪一个成就大呢?按现在的衡量办法,前一个成就大。然而挽救一个后进生,让一个孩子走上正途,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让社会更加稳定和谐不重要吗?这其中花费的时间、精力也会更多,其工作的难度、创造性可能会更强,对老师各方面的要求会更高。如果只是简单根据成绩、表面结果来衡量、判断一位老师的工作,会造成一定的偏差,不可能完全客观、公正、全面。这种工作不好量化评价的特殊性就让制度显得苍白,而这时,还只是唯制度衡量一切就会挫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2)教师与校长的关系并非“老板”与“打工仔”7的关系。老师

7、很多时候是凭良心干活。因此学校的管理最重要的是能抓住老师的心,而不是只停留在简单限制教师的行为,向教师发布指令的阶段。如果学校只是简单的制度管理,容易造成管理层和老师关系紧张,老师很可能会消极对待工作,出现“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因为,他们可以做到遵守制度,但没有效果,而你既不能用制度处罚他们,也没法扣他们的工资。最终,让学校工作陷入“疲软”的低效泥潭。  4.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性化管理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有自尊的需要,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人需要关怀、激励。关怀、激励的效果大大优于批评、处罚的效果。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调动教师的情感有助于工作的开展

8、,有助于约束教师的不良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