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1605573

大小:145.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1-15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www.ks5u.com渤海高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试卷高三历史考试范围:必修二第一、第二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明末《江南农村家庭投资结构图》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A.经营更趋市场化B.减少犁耕依赖C.生产日趋专业化D.注重精耕细作【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朝末年江南地区农村家庭投资结构主要是工具、播种、肥料、灌溉等,说明家庭的投资主要应用于土地,目的就是提高产量,是

2、精耕细作的表现,D项正确。明朝末期的江南地区,农副业经营仍然是小农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排除A。明末农村耕作方式依然是铁犁牛耕,并未减少对铁犁牛耕的依赖,排除B。-21-生产专业化是指围绕某种农产品的生产培育,将种、养、加过程和产、供、销环节联为一体的专业生产经营系列;与材料强调明末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不符,排除C。2.黟县《环山余氏宗谱》中记载,明代商人余荷浦经商“二十余年,囊囊日实,良田美宅如愿以偿”。这一记载反映了明代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B.传统社会结构解体C.封建礼教束缚解除D.传统观念受到冲击【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明代商人”“良田美宅如愿以偿”并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随着商业的发展,传统的观念受到冲击,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工商皆本的思想,故A项排除;B项说法错误,错在“解体”;C项说法错误,错在“解除”。3.“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开始被取代是在A.商代B.西周C.春秋战国D.西汉【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砍山”“众木尽噘”“明日雨作,乘热下种”说明这种耕作方式特征是:放火烧山,用草木灰作为肥料,是典型的“刀耕火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个体农耕经济逐渐取代刀耕火种,故C项正确;AB项时仍然是

4、刀耕火种,排除;西汉时期个体农耕经济有所发展,故D项排除。【点睛】首先分析“砍山”“众木尽噘”“明日雨作,乘热下种”;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4.《梦梁录》中记载了南宋都城临安的240多道菜,《武林旧事》记录了当时临安的40种酒,仅临安一城,咸鱼专卖店就有200多家。这反映出当时A.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地区B.商品经济丰富了市民生活-21-C.发达的外贸促进了大众消费D.宋代重农抑商政策已松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南宋临安饮食种类丰富,反映了商品经济丰富了市民生活,B项正确。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但与材料强调商品经济丰富了市民生活的信息不符,排

5、除A。材料没有涉及外贸的信息,而是强调商品经济丰富了市民生活,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重农抑商的信息,而是强调商品经济丰富了市民生活,排除D。5.学者许倬云指出:孝道的伦理,尤其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也与农户保持劳动力不缺乏的需求有彼此相证的合理性。该材料可以说明A.孝道伦理与小农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B.劳动力的缺乏是制约小农经济发展的瓶颈C.孝道伦理维持了古代中国农村的秩序D.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增长【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宋明理学,从题意中可得出作者认为伦理观念与农业劳动有联系,即多生育子女可以满足小农经济劳动力的需求,所以选择A选项;

6、B选项错误,题干中主要体现伦理同小农经济的关系,未体现制约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C选项错误,未体现伦理同农村秩序的关系;D选项错误,关系倒置,应是农业劳动力增长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点睛】本题要从题意中分析出在考察孝道伦理同农业经济的联系,即可得出答案。6.学者许倬云指出:孝道的伦理,尤其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也与农户保持劳动力不缺乏的需求有彼此相证的合理性。该材料可以说明A.孝道伦理与小农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B.劳动力的缺乏是制约小农经济发展的瓶颈C.孝道伦理维持了古代中国农村的秩序D.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增长【答案】A【解析】-21-【详解】本

7、题考查宋明理学,从题意中可得出作者认为伦理观念与农业劳动有联系,即多生育子女可以满足小农经济劳动力的需求,所以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题干中主要体现伦理同小农经济的关系,未体现制约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C选项错误,未体现伦理同农村秩序的关系;D选项错误,关系倒置,应是农业劳动力增长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点睛】本题要从题意中分析出在考察孝道伦理同农业经济的联系,即可得出答案。7.宋朝时,“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这反映出当时A.国家失去对农民的控制B.政府田赋收入减少C.自耕农的比例增加D.农村土地兼并严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富者有弥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