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捷词风初探

蒋捷词风初探

ID:31622196

大小:68.3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16

蒋捷词风初探_第1页
蒋捷词风初探_第2页
蒋捷词风初探_第3页
蒋捷词风初探_第4页
蒋捷词风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蒋捷词风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蒋捷词风初探==点击这里上传您的优秀作文==蒋捷词风初探摘要:蒋捷是颇有艺术特色的作家,对蒋捷词评价的差异,正说明他是一个师学广泛、兼收并蓄而又不拘一格的词人。他的词有学辛弃疾的豪放之作,又有学姜夔的细致、清丽的委婉之作。而这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在《竹山词》中都有相当多的数量。因此,各种评论都有其一定的根据。但从总体上看,《竹山词》更明显的带有姜派词人的特点,因此,在各种观点中,我更倾向于把蒋捷列为姜派词人。关键词:蒋捷、宋词、词风、艺术风格、爱国词、英雄气一二七六年,元灭南宋。宋元之际的词人,经历了这一沧桑变故,其国破之痛、家亡之恨,都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来。其中,蒋捷是

2、颇有代表性的作家。他在宋末即与刘辰翁等“以词鸣一时”,后人将他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蒋捷,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进士。宋亡,隐居太湖之竹山,人称竹山先生。元成宗大德年间,宪使臧梦解、陆砖交章荐其才,卒不肯仕元。著有《竹山词》。关于蒋捷的生平经历,前人留给我们的资料很少。但从其词作中,我们可以找到他的人生轨迹。蒋捷义不仕元,“抱节终身”,其人品受到后人普遍的称许。而对其词作评价、词派归属,历来颇有分歧。就词作而言,肯定的如明人毛晋,称其词“语语纤巧,真世说靡也;字字妍情,真六朝瘠也”,否定的如清人周济,说“竹山薄

3、有才情,未窥雅操”。从词派来说,则有辛派、姜派之论。朱彝尊认为蒋捷词"具夔之一体”;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则把他列在辛词附录之下,陈廷焯也说他“学稼轩”。现代学者对蒋捷的词派归属也有分歧。如郭预衡把蒋捷列为辛派词人,胡云翼则把蒋捷并入姜派词人,还有人认为蒋捷对辛、姜两派兼收并蓄,自成一家。《全宋词》共辑蒋捷词93首又一阙(存目词不计),这些词大致上可分为三类:寓含着流浪者脚步的爱国词;蕴含着遗民情思的咏物写景词;体现着审美意趣的抒情小词。从这三大类进行分析,就会对蒋捷的词风有较全面的了解。爱国词一直是南宋词坛的一个强音,到了宋元易代之际更出现了一个高峰。除了豪壮奔放的辛派

4、词人直抒胸臆表现对国家的热爱,姜派词人也借咏物等方法曲折地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蒋捷同样是用词作来抒发黍离之悲、铜驼荆棘之感,表现悲欢离合的个人遭遇。但是随着南宋政权的灭亡,要振臂高呼,恢复国土是不可能的。因此,蒋捷入元后隐居不仕,尽管有人请他出来做官,也坚辞不就。蒋捷的民族立场和政治态度,影响着他的生活和创作。在南宋灭亡之后,他就开始了萍踪浪迹的游历生活,足迹直到苏南、余杭一带。而此地正是南宋昔日的繁华之地,如今在蒋捷这位流浪者的眼中,又有怎样的变化?一首《贺新郎•兵后寓吴》就表现出来:“深阁帘垂绣。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影厮伴、东奔西

5、走。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着黄昏后。一点点,归杨柳。相看只有山如旧。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趁未发,且尝村酒。醉探木号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翁不应,但摇手。”这是一首流浪者的哀歌,也是作者的自叙:在飘泊无依的旅途上,忍受着风霜的侵袭,简直比不上还有窠儿可归的寒鸦。他如今一无所有,到处流浪,到处奔波。即使想停下来,找个抄抄书换口饭吃的安身地方也不可能。这是一首现实性很强的作品,词中“我”的遭遇,代表了当时江南一部分不肯依附元统治者的文人的处境。而词中描写的'‘翁不应,但摇手”表示无须牛经的细节,又反映了战争过后生产的衰败、劳动人

6、民情绪的低沉。“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和“影厮伴、东奔西走”的对比,表现岀作者对往日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对造成这种局面的统治者的不满。经过长年的流浪,词人对自己的人生经历作出了总结。如《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首词由少年写到壮年,再写到老年,写了三个不同时期的不同环境、不同生活和不同心情。从自己漫长的一生和曲折的经历,反映出时代的变迁。最后从如今寄居僧庐的生活,升华出“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许昂霄在《词综偶评》中对这二句评曰

7、:“此种襟怀固不易到,亦不愿到。”所谓“不易到”是说一般人很难有这种襟怀,所谓“不愿到”则是指这种经历实在令人不堪忍受。蒋捷饱尝了悲剧时代带给他的一切苦果,自然而然会在其作品中表现出来。纵观蒋捷的爱国词,可以看出他与辛弃疾的区别:第一,辛弃疾生活的时代及其独特的生活经历,使他的词作充满一种“英雄气”。各种不同的英雄形象,都在其词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如“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阮郎归》)的青年英雄形象,'‘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破阵子》)的战场英雄形象,“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