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探究性教学设计

《赤壁赋》探究性教学设计

ID:31625215

大小:62.6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16

《赤壁赋》探究性教学设计_第1页
《赤壁赋》探究性教学设计_第2页
《赤壁赋》探究性教学设计_第3页
《赤壁赋》探究性教学设计_第4页
《赤壁赋》探究性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赤壁赋》探究性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赤壁赋》探究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进行探究式阅读体验,理解作者悠然旷达的人生态度。2.启发自我人生感悟并进行表达。教学重点进行探究式阅读体验及表达自我感悟。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和人生态度。(重点为悲伤及其超越的原因)教学课时3课时:本设计可安排在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将文字梳理完毕,了解了文章。今天我们再次一起走进文字,走进苏东坡的心灵世界!说到走进东坡的心灵世界,我想起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中有这样几句话:“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

2、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哨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一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我们来看,这段文字的中心词是什么?成熟!谁成熟?苏东坡!是的,余秋雨则认为,《赤壁赋》是东坡先生生命成熟的体现。在研究东坡之前,我想问一个问题:你认为怎样的生命才是成熟的生命?是长大了就算成熟了?还是结婚了生子了就是成熟了?都不可能是,那么请大家谈谈。(抽学生作答)教师总结:生命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但成熟的生

3、命归根结蒂包含着两个问题:(1)清醒认识(清醒认识自己的人生现状一一自我现状和处境现状)(2)正确处理(正确处理自己的人生现状)《赤壁赋》中苏东坡正是对这两个问题有着理性的认识,他才具备诗意的人生。下面就让我们品味《赤壁赋》中的极富魅力的文字,共同探究苏东坡的心灵,从他诗性的生命中去欣赏成熟的魅力。二、走进东坡的心灵世界本文是苏子夜游赤壁之作,请找出显示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乐悲(愀然)喜。那么作者因何而乐呢?明确:因赤壁美景而乐。写了怎样的美景?美景: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问:面对如此美景,苏轼产生了

4、什么样的感受?明确:"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饮酒乐甚”)哪些字词和句子最能传达作者的这种心情?(大声读出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诵、歌,表现出泛舟赤壁欣赏美景的愉悅。(一)苏东坡的自我认识1.然而,苏轼在山水之乐、诗酒之乐中失去了自我吗?(没有,从哪些文字可以看出苏轼,没有迷失了自我而对自己处境有清醒的认识?)先请大家找出,能隐约反映苏目前人生现状或处境的文字。(学生容易找到第三段,教师引导,第三段是独立的吗?和第二段有联系,从而进入二三段

5、的解读)从这些文字里主要写苏东坡怎样的心态?悲(意合即可)2•作者是因何而悲?悲的原因是什么呢?(1)生回答,师引导学生(可能有些学生会回答)“箫声”带来的悲伤:其声鸣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凄妇。作者是因为"箫声”而引起悲伤之情吗?不是,因为“箫声”只是“倚歌而和之”,是“和”,说明“歌声本身已经悲伤了”。歌声为什么悲伤?那么有必要理解“歌”的内容。请齐读关于歌声内容的文字:“歌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2)言为心声,歌声是心灵世界的反映,从歌词中,你觉得哪句最能体现作者

6、心情?明确:"望美人兮天一方”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明确:表现的是作者的失望和遗憾,歌声中唱出的是一分追寻不得的悲伤。从文字看追寻什么而不得呢?明确:“美人”这能让你想起谁的诗?(屈原)“美人”会让我们想起屈原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美人:指君王,当然更指人生理想,壮志抱负。为什么要模仿《离骚》之辞?(与屈原处境相同,抒写屈原一样的感叹)师:苏轼自己认为自己的处境是怎样的?明确:理想不能实现,君王不器重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问:东坡虽遭贬谪却有"望美人兮天一方”说明什么?(学生回答)原来不管君王怎样对待自己,作者期盼的还是为朝廷所用,期

7、盼的还是自己能够建功立业;虽然政治失意,却依然没有熄灭在政治舞台上崭露才华的愿望。苏子此刻虽遭贬谪,流放,却吟唱出“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不是野心,是生命渴盼激情表达的体现,用时髦的话语就是为了“人生的价值”!可苏东坡却与自己追寻的"天各一方”,于是山水美景却引出“望美人兮天一方”,可以看出苏轼在遭受贬谪,仍然对生活保持执着的态度,虽处逆境,但不甘沉沦,并不放弃忠君入世的一贯精神。正是这样,即便如诗的夜晚他也内心惆怅!听着像《离骚》一样句式的歌声,透露的是屈子一样的悲凉,引出了与心灵相通的箫声!又在箫声中蔓延成无边的悲愁!其实这是一个健康灵魂的呐

8、喊,是积极生命期盼自我表达的形式!曾经有多少伟大的灵魂在逆境中这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