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建筑的保护修缮

浅析古建筑的保护修缮

ID:31649617

大小:57.7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6

浅析古建筑的保护修缮_第1页
浅析古建筑的保护修缮_第2页
浅析古建筑的保护修缮_第3页
浅析古建筑的保护修缮_第4页
浅析古建筑的保护修缮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古建筑的保护修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古建筑的保护修缮东莞市企石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广东东莞523000摘要:古建筑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对古建筑的保护及修缮是当代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点工作。文章对文物古建筑保护的内容进行了说明,阐述了古建筑保护修缮的基木原则,就古建筑的保护修缮的模式及具体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参考。关键词:文物古建筑;建筑价值;保护修缮;措施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纵观世界建筑发展史,我国的古建筑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科研价值,确保我国古建筑的完整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古建筑己经有上百年

2、的历史,因人为或者自然因素所造成的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工作迫在眉睫。1保护的内容古建筑文物形象地、直观地反映了人们在过去的牛活,体现了当时的科技文化水平。对于古建筑的保护,不仅是保护建筑的本体,更是对古建筑的艺术风格、建筑技术、施工材料、建筑环境等的保护,古建筑的木体承载着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建筑材料、营造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密码,古建筑的损毁将使这些历史信息缺失甚至彻底消失。古建筑对世人了解古建筑所凝聚的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方面的丰富内容,传承和发扬装饰、雕刻、陈设等高超

3、的制作技艺,参悟古人的设计理念、建筑表现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古建筑存在的价值与古建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理解古建筑基址位置选择、风水兀配、长幼尊卑等建筑周围的环境,以此解决古人对建筑功用理念要求从优选择的兼容性和针对性。2保护的原则古建筑的保护维修任务艰巨,我们要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切实有效地保护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遗产,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有序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2.1原真性原则每个时代、各个地区及每个名族的建筑风格各异,也就是说其

4、建筑都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建筑结构、风格、色彩、布局都不同。2.2完整性原则任何历史遗存均与其周围的环境同时存在,周边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文物古迹的历史价值或纪念价值将在一定程度上受损。因此要保证古建筑的完整,就必须要保护重要街巷、古建筑影响范围内的水系、古井、古桥梁和古树名木等环境景观。既要保护有形的历史遗迹遗存,也要保护非物质形态的文化艺术、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使之以完整的历史形态呈现。2.3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原则对文化遗产的维修要坚持可逆性原则,扩大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域,不仅要保护现存的建筑遗产,还

5、要深入挖掘与古建筑相关的民俗、民间艺术、民间文学等历史文化遗产并加以协作保护。3保护模式进行古建筑保护和修缮的过程中,要想使保护和修缮取得更好的效果,就要对古建筑保护修缮模式进行不断探索,以下是笔者总结出的古建筑保护修缮的模式。3.1修缮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而这个“原状”则可以理解为恢复原状与保存现状两种。“恢复原状”是指在恢复时按古建筑建造时的建筑风格、特点、构造进行,或按照文字或图件记载作为依据进行复原,再采用

6、做I口的手法使之与原构件相适应。而“保存现状”指以现存实物的鉴定年代为准,对古建筑上保持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修缮痕迹亦作为古建筑的一部分予以保留。由于古建筑建造年代久远,即使是石活也不可能完整如初,必定会有不同程度的风化或走闪,则其他方面存在的隐患会更多,如木质结构老化、糟朽、劈裂、屋面变形、木架歪闪、墙体开裂甚至坍塌。造成这些损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修缮中要有针对性,因地下水位过高或地面潮湿造成木桩桩根糟朽的,应将墩接基础改为钢筋混凝土基础;木构件糟朽、腐烂吋可采用抽换的方法解决。因木构架发生歪闪不需要更

7、换件或需换个别件时,可采用打举拨正的方法进行维修;屋面木基层、檐头等可进行更换,但更换的原则尽可能做到“修I口如

8、口”;因石活石缝空虚、移位、歪闪、缺损吋可进行打点勾缝、石活归安、添配处理;对于各类瓦屋面及屋脊、饰件等如有损坏可采用粘补的方法进行修复,如有缺失或不能修复的可进行更换或拆换,拆换时需对1口物件进行清理编码,分码使用;对砖埋地的修缮一般可根据情况采用剔凿挖补、局部揭塩、钻生养护等方式进行。3.2开发保护对修缮后的古建筑可出租给经营者使用,成为农村文化、娱乐或其他公用事业的场所,规定这些承租者作

9、为古建筑保护的基层责任人,由他们负责日常巡查和常规养护,可采用减租甚至免租的方式作为奖励政策,鼓励民众或受益者积极参与古建筑的保护。而政府可进行计划管理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这样既保护了古建筑,重现了历史产物,又为丰富农村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场所。3.3间接保护古建筑的间接保护是在环境因素无法很好地保护建筑本体时采用的一种方式,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防止衰败,另一种是异地迁建。防止衰败是通过人为建造一定的物理环境或构造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