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画解诗绝句教学设计

以画解诗绝句教学设计

ID:31652818

大小:80.3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6

以画解诗绝句教学设计_第1页
以画解诗绝句教学设计_第2页
以画解诗绝句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以画解诗绝句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画解诗【设计理念】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我们教师关注的问题。在教学时,我借助简笔画、儿歌、字谜等手段,让学生在"诗中有画,画屮有诗”的氛围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在识字中,融听、思、画、说、猜、写、编为一体,抓住汉字的特点和规律,注重方法的迁移,进一步认识到在识字教学中,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便于形象识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和主动状态,使识字教学达到赏心悦目、趣味横生、开智育人的教学功效,切实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悄地朗读古诗,并借助简笔画,感悟诗意,体会古诗所描

2、写的景象。2.通过儿歌、字谜、字理演变等方法,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学会“舟”字旁。3.通过学习本课生字,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学过程】一、“聪”字导入,巧借字谜,学习“绝”字上课伊始,对同学们提出“一字”要求一一上课时,用耳仔细听,用眼认真看,用口大胆说,用心多思考。同学们做到了这几点就是聪明的孩子。师边说边板书:聪1.出示“绝句”词卡。2.板书“绝”字,让学生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记这个字。3.师补充一个字谜一一丝线染成彩色,堪称天下独特。引导学生巧记字形。4.再

3、次出示"绝句”词卡,并告诉学生:它是旧诗体裁之一,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每行诗是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行有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二、借助简笔画,感悟诗意,巧记“船”字和“吴”字1.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浣花溪居住时,特别喜爱那里早春的景色,就以《绝句》为诗题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诗。2.师生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这首诗。读屮引导学生想象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画面上有哪些景彖。学生说,教师画:(1)学生说到“黄鹏站在柳树上”时,师请一名学生到前面和老师一起画“翠柳”。(2)学生说还要画“白鹭”,师边画边说:一

4、行白鹭飞上了蓝天,让学生找一找诗屮哪个词是“蓝天”的意思。(3)学生又说画“雪山”和“船只”,师相机画出来。(4)此时,引导学生:画了“船”还应该画上什么。(画上“水”)3.点击课件,出现“船”字的帖写笔顺。师说顺口溜引导学生记“船”字的字形:舟儿口,儿口舟,小舟穿过桥洞口,运送货物到处走,载着旅客去周游。板书“船”字,并进一步区分“舟”字和“舟字旁”。4.学生读第四行诗,并明白门外停靠的是将要去东吴的船只。5.出示“东吴”词卡,引导学牛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在哪儿见过这个“吴”字。(如,百家姓中有“吴”字。)

5、三、展开想象,课件演示,巧变“鸣”字1.学生静静地听鸟叫,师(指着画面中的“黄鹏”)启发学生想像这两只黄郦站在柳枝上会说些什么。2.引导学牛结合想象的画面,在诗中找一找哪个字是鸟叫的意思。(大屏幕上出现“鸣”字的演变过程。)师边演示,边说字谜:鸟儿把口张,叫声真响亮。1.板书字音、字形,并引导学生说带有"鸣”字的成语。(一鸣惊人百家争鸣电闪雷鸣)2.让学生再读一读古诗,巩固诗屮的字音和字形。四、变换“今”字,字理演变,巧猜“令”字1.出示“今”字卡,再贴上“、”,变成“令”字,让学生认读。2.出示字理图一一古

6、人端坐在大伞下面,用手指着前方,他向下面的人发布命令。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会演变成什么字。3.学生观察“令”字是怎么写成的。4.引导学生做“接词语的练习”,出示:令人让学生在横线上加上一个词语,组成四字词语:(如,令人向往令人高兴令人神往令人伤心令人激动)五、添加部首,教给方法,巧引“岭”等一串字1.接着给“令”字加上“山字旁”。(板书“岭”字)并组词。2.学生明白“岭”字为什么是形声字。3.学生交流一下:如果是“金字旁”加“令”字,与什么有关,会念什么?如果是"羊字旁”加“令”字,与什么有关,会念什么?如果是“

7、令”字加“页字旁”,与什么有关,会念什么?……(相机贴出字卡:岭铃羚领等一串字)4.小结:看来汉字的构字是非常有规律的,学习起来也是非常有趣的。5.师(指贴出来的一串字)让学生观察哪个字出现在这首诗中。并引导学生读第三行诗。六、以画解诗,变换部件,巧析“含”字1.师结合画面讲这一行诗意。让学生明白诗人从窗口看到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2.出示“窗含”,板帖“含”字。3.教师再岀示“令”字,让学生观察它是怎么变成“含”字的。引导学生分析“含”字一一令字一点被咬下,放在口中不咽下。4.借助道具“窗框”,引导学生讲诗屮

8、“窗含”是什么意思。5.小结:(指画面)这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起来令人陶醉。五、诗画一体,配乐朗读,感悟诗意1.学生看画读这首诗,感受这如诗如画的千古绝唱。2.学生读诗再现画面,体会诗屮有画,画屮有诗的意境。3.小结:这节课同学们表现非常聪明,但是一节课表现聪明还不够,还应该日日月月都这样做,那才是真正聪明的孩子。(在“聪”字旁边板书“明”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