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例心源性猝死治疗体会

20例心源性猝死治疗体会

ID:31663774

大小:55.1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6

20例心源性猝死治疗体会_第1页
20例心源性猝死治疗体会_第2页
20例心源性猝死治疗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20例心源性猝死治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例心源性猝死治疗体会张治安(包头中心医院急救中心014040)【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9-0148-01我院急救中心2010-2011年共治疗心源性猝死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30岁;12例抢救成功,死亡8例;冠心病12例,电击伤2例,溺水2例,有机磷中毒4例。从效果看,病情发现早晚、年龄大小、是否原有疾患,均与抢救效果有关。冠心病所致的猝死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阻塞、痉挛或两者同时发牛,从而引起心肌供血不足

2、或心律失常。此外,重症心肌炎、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心脏高度肥厚均能引起猝死。(一)心源性猝死的定义及发病特征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病突发而导致的出乎意料的死亡。世界卫牛组织规定:发病六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多数作者主张定为一小时,但也有人将发病后24小时死亡者也列入猝死范围内。各种心脏病都可导致猝死,但心脏病猝死中一半以上为冠心病所引起。心脏猝死前大多数患者往往表现为大汗、烦躁、呼吸不规律、小便失禁、意识不清、抽搐、大动脉波动消失等。(二)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是对心脏骤停病人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心肺

3、复苏成功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患者病情判断的准确与否。部分患者常无先兆无症状,而部分病人往往有非特异性的先兆,即猝死前数天内可能有心前区疼痛、胸闷、疲劳或情绪改变,这些征兆往往未引起病人的警惕和医生的注意。一旦发现猝死,应立即就地抢救。1、人工循环。考虑到猝死患者心脏停止或细胞电牛理活动改变,但血液中仍有氧存在,应立即心脏按压,暂能将维持重要器官功能的运行。已发牛心律失常,如室颤,立即心前区捶击,可使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引起的心室停波恢复一次心跳,适用于发生心脏停跳监护下的病人。2、心脏按压。严

4、格规范心脏按压,如有条件,多人交替按压。要保证按压效果并坚持按压。从我们救治的过程来看,按压需持续40分钟以上,中间查做心电图及观察按压效果,应尽可能缩短至1分钟内。3、心脏复苏与呼吸复苏同步进行。有条件下尽可能气管插管,球囊给氧或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插管后,将咽部气管上端及声门部的痰液分泌物吸净,使所给的氧气达到细支气管及肺泡进入血循环。而单纯的鼻饲管给氧在呼吸停止吋,氧气只能在咽喉处,所以作用小。人工呼吸吋,吹出的气体一定使胸廓有明显起伏方算有效。4、电除颤。采用250-300瓦/秒除颤是安全

5、有效的。如果第一次电击失败,第二次电击应迅速进行。二次电击吋间间距要短。5、药物治疗。(1)肾上腺素是目前公认的心肺复苏首选药物。主要作用使α受体兴奋;周围血管收缩,提高主动脉舒张压;使心肌和脑血流增多,增加心肌收缩力,使心脏复跳;使室颤能使细颤转为粗颤。从临床效果讲,首剂3毫克,然后结合心率快慢增减。(2)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运用。室颤或室扑吋,可用利多卡因50-100毫克,静注,每十分钟一次。总量控制在300毫克。3、碳酸氢钠。对心脏骤停10分钟以上或原有代谢性酸中毒的患者,根据PH值

6、调整用药剂量。4、多巴胺。在心率趋向正常时应用。首剂100毫克,使血压尽可能提升,以保证肾、心、脑尽早的提供血流。6、给药方法。对已做气管插管的患者,气管内给药吸入迅速,作用持续时间长,待药物稀释后应用,以减轻对气管粘膜的损害。当心脏、肺停跳或功能极弱时,进行心脏复苏,目前多数医院采用外周静脉输液给血管活性药物,我认为,因心脏失去了泵的功能,所以所给的液体、药物很难接近附近的大血管,药物及所输液体只能所输静脉一小段渗出或滞留。鉴于上述情况,采用锁骨上下静脉、颈内静脉给药,从心肺复苏的效果看,效果明

7、显提高。(三)小结由于猝死可随时随地发生,包括在医院就诊的患者,因此要普及心肺复苏抢救知识。而对在缺乏有效预防措施,对冠心病病人及吋进行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对有可能演变为心脏骤停的心律失常。及时发现任何使心脏功能迅速失代偿或使原有已失代偿的心脏负担加重的因素;任何使心肌耗氧增加、心肌缺血加重的因素;易引起或加重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的因素等。对无先兆症状的患者应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控制高血压、血脂、血糖或戒烟酒,预防感冒,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劳累情绪波动;已有先兆症状的患者一定卧床,

8、尽可能减少心脏负荷及氧消耗,减轻交感神经紧张性,家人及陪护人员保持情绪稳定减轻病人压力,不要强硬的搬动患者,条件允许下拨打120进行转运和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