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童肺炎防治中应用探究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童肺炎防治中应用探究

ID:31665092

大小:54.8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6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童肺炎防治中应用探究_第1页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童肺炎防治中应用探究_第2页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童肺炎防治中应用探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童肺炎防治中应用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童肺炎防治中应用探究摘要:目的对儿童肺炎防治中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进行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肺炎儿童36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8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肺炎儿童的防治效果。结果实验组肺炎儿童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给予对照组肺炎儿童行常规的护理,并予以实验组肺炎儿童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策如下。①对症护理。当

2、儿童出现高热、气促及咳嗽等症状时,不能自行给予儿童服药,应采取相关的物理降温措施。而在肺炎儿童患病期间,还需减少外出的次数,并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1]。②饮食护理。针对肺炎儿童,应补给足够营养物质,应给予肺炎儿童多进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并多喝水[2]。③卫生护理。肺炎儿童所穿衣物应及时换洗,洗澡时的水温也应保持适宜的温度,防止肺炎儿童在洗澡时因受凉而加重病情。同时,为了防止儿童的呼吸道出现感染,家长不能在封闭的室内吸烟,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性。④家庭护理宣教。由专业护理人员对肺炎儿童家长

3、进行宣传指导,教予正确的药物使用方法与拍背方式,促使肺炎儿童能够顺利排痰。出院后,家长还应实时关注儿童的精神状态,如果发现高热等症状,应及时送医进行专业处理。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肺炎儿童体温恢复、高热消退以及肺部的湿罗音等病情改善时间。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用SPSS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一般资料用(x土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实验组肺炎儿童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讨论

4、儿童肺炎已成为各医疗机构中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是发生于儿童呼吸道的疾病,通常是由于病毒及细菌而引起,儿童肺炎发病率非常高,其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气促、肺部❷音、咳嗽以及呼吸困难、发热等[3]。儿童肺炎必须进行有效的防范和及时的治疗,若被拖延,可能就会引起病症反复的发作,甚至引起诸如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当前,各医疗机构在儿童肺炎防治中都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即将医院护理工作人员以及儿童家庭之间的护理职责区分开来,通过家庭与医院之间的相互尊重及合作,实现对儿童肺炎的有效防治。本院将364例肺炎儿童作为研究对

5、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与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实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实验组儿童的体温恢复、高热消退以及肺部的湿罗音等病情的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一系列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有效实施,改善肺炎儿童的生命体征与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综上所述,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肺炎中的应用,对于防范和治疗肺炎儿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各大医疗机构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陈金凤.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肺炎防治中的应用[J].健康大视野,2013,21

6、(10):359.[2]王莉芬.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肺炎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7):37-38.[3]邓叶青,等•”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的临床应用现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02):126-129.编辑/许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