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综合干预及控制

分析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综合干预及控制

ID:31672926

大小:57.0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分析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综合干预及控制_第1页
分析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综合干预及控制_第2页
分析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综合干预及控制_第3页
分析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综合干预及控制_第4页
资源描述:

《分析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综合干预及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分析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综合干预及控制王丽萍(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疾控中心内蒙古阿拉善左旗750300)【摘要】目的:对AIDS高危人群的综合干预与控制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调查柳州15各社区的艾滋病防治情况,创设目标群体数据库,明确木研究暗娼、吸毒者分布与数量,对目标群体实施综合干预,干预后展开终期调查。结果:干预前,从不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26.5%,干预后降至4.5%,干预前近期一次性服务安全套使用比例为63.5%,干预后提升至97.5%,暗娼安全套使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其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干预后也明

2、显改善了吸毒人员共用针情况,注射吸毒和他人共用针具与否从干预前的62.5%下降到30.5%,干预前后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计生部门参与综合干预AIDS防治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具有可行性,能够有效解决疾病控制中心物理、人力不足而导致的问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AIDS防治干预模式。【关键词】艾滋病;高危人群;综合干预;控制措施【中图分类号】R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6-0069-02我国疾控中心报道显示,艾滋病(AIDS)在国内呈现逐

3、年蔓延趋势,每年都有大量患艾滋病的患者,AIDS在同一区域的流行与传播一般都始于高危人群,进而向普通人群传播,AIDS传播和人群高危行为存在密切相关性。所以,AIDS高危群体是导致该疾病流行的关键与核心。相关研究发现,我国AIDS就是由于注射吸毒者与嫖娼者等高危人群传播给一般人群,注射吸毒者与暗娼的不安全性行为导致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在普通群体中扩散。所以对该高位人群行综合干预对防止AIDS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防治AIDS,木研究对AIDS高危人群的综合干预与控制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下为具体报告。1•资料和方法

4、1.1研究资料选取柳州市柳北区、柳南区以及鱼峰区娱乐与吸毒人员集中度比较高的社区进行调查,吸毒和娱乐场所有茶庄、桑拿按摩、美容美发以及酒吧等服务性场所为研究对象。1.2方法1.2.1培训社区AIDS宣传骨干在计划生育部分中选取50名工作人员参与艾滋病防治培训工作,内容包括:社区AIDS干预内容与方法、AIDS基本知识、安全套推广、社区关怀以及AIDS干预转介平台等。1.2.2干预措施组织计生办工作者至具有密集人口的社区广场或者菜市场等场所对AIDS相关知识进行集中宣传,并在社区内悬挂或者张贴横幅标语,社区人员深入社

5、区内部积极开展AIDS反歧视宣传、防治宣传、安全套推广、降低危害技能培训等活动,将转介服务提供给社区高位人群,为AIDS患者与感染者提供生活救助。1.2.3调查方法明确干预目标后,进行基线和终期调查,完成培训工作后的相关工作人员采用面对面或者一对一的方式展开调查,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填写者为调查员,创设目标群体数据库,明确本研究暗娼、吸毒者分布与数量,对目标群体实施综合干预,干预后对目标人群实施终期调查,以明确其干预后的AIDS防治知识掌握情况。2.结果2.1社区吸毒与性服务人员调查情况本研究覆盖人口123542名,对

6、社区内小姐与吸毒人员展开基线调查,结果发现,291名吸毒人员,平均年龄为(28.5±5.2)岁,200名男性,91名女性,23A(7.9%)有过AIDS检测,检测结果显示HIV阳性10名(43.5%),72人(24.7%)获得低保,22A(7.6%)被强制羁押或者戒毒,32人(11.0%)外岀。基线调查社区性服务场所,8个社区内有52家性服务场所,其中2家中高档场所,50家低档场所,20个社区内有10个社区工作受阻,因场所不配合而无法继续调查,没有发现有性服务的社区2个,对110目标对象展开基线调查,

7、平均年龄为(25.0±39.5)岁,主要为初中以下文化。2.2综合干预综合干预中增加69个场所,共干预152名暗娼者,干预人次为756人,发放6325只安全套,最少干预频次为1次,干预最多频次为13次,5个场所行1〜4次的干预,38个场所接受1〜5次的干预。2.3嫖娼与吸毒人员干预前后的行为变化干预前,从不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26.5%,干预后降至4.5%,干预前近期一次性服务安全套使用比例为63.5%,干预后提升至97.5%,暗娼安全套使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其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

8、计学意义。吸毒人员年龄主要在17〜36岁,2个社区转介5名吸毒人员至门诊服药,3个社区转介16名吸毒者行VCT检测,2个社区对9名治疗人员展开服药监督,干预后,注射吸毒和他人共用针具与否从干预前的62.5%下降到30.5%,干预前后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AIDS属于一种行为性疾病,目前还未研制出对AIDS传播进行有效阻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