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典型生物及化学杀菌剂对西瓜枯萎病菌抑菌作用

几种典型生物及化学杀菌剂对西瓜枯萎病菌抑菌作用

ID:31682694

大小:99.5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17

几种典型生物及化学杀菌剂对西瓜枯萎病菌抑菌作用_第1页
几种典型生物及化学杀菌剂对西瓜枯萎病菌抑菌作用_第2页
几种典型生物及化学杀菌剂对西瓜枯萎病菌抑菌作用_第3页
几种典型生物及化学杀菌剂对西瓜枯萎病菌抑菌作用_第4页
几种典型生物及化学杀菌剂对西瓜枯萎病菌抑菌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几种典型生物及化学杀菌剂对西瓜枯萎病菌抑菌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几种典型生物及化学杀菌剂对西瓜枯萎病菌抑菌作用摘要:采用管碟法测定8种典型生物与化学农药制剂对西瓜枯萎病菌(尖胞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f.sp.niveum)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代森猛锌、盐酸吗咻肌、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对西瓜枯萎病菌无抑菌活性,多菌灵、枯草芽胞杆菌、甲基托布津、乙蒜素对西瓜枯萎病菌具有较强抑菌活性,抑菌圈半径依次为9.6、7.5、4.8、3.5mmo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西瓜枯萎病菌的相对抑菌率及EC50,结果表明,多菌灵的抑菌活性最强,持效期大于14d,16mg/L处理药后1

2、4d相对抑菌率仍为100%;其次为生物农药活菌制剂枯草芽砲杆菌,其EC50为1.4372mg/L,是用于防治西瓜枯萎病的较理想药剂。关键词:西瓜枯萎病菌;杀菌剂;枯草芽胞杆菌;室内毒力测定中图分类号:S43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4-5646-04西瓜枯萎病是西瓜主要病害之一,病原为西瓜枯萎病菌[尖鞄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f.sp.niveum(E.F.Smith)Snyder&Hansen],在土中可存活8〜10年时间,是典型的土传病害,也属种传病害,西瓜

3、种子的种壳、子叶和胚轴等各部位均可携带西瓜枯萎病病原[1—5]。病菌从西瓜根系侵入,引起维管束褐变腐烂,导致瓜秧枯死,严重影响西瓜产量,素有“西瓜癌症”之称[6,7]o由于不合理轮作,连作障碍加重,由于化学药剂大量使用,西瓜枯萎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田间西瓜枯萎病的危害逐年增重,已成为制约西瓜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瓜农主要采用化学农药防治西瓜枯萎病。据报道,70%甲基托布津WP、50%多菌灵WP、75%百菌清WP、50%代森猛锌WP、40%美邦治萎(福美双・甲硫)WP,以及黄蒿、中生菌素、农抗120等药剂对西瓜枯萎病有

4、一定的防治效果[6-10],但尚未彻底解决西瓜枯萎病难题。试验通过比较几种典型生物与化学杀菌剂对西瓜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以期为后续深入开展枯草芽砲杆菌(Baci11ussubtilis)防治西瓜枯萎病打基础,为采用生物农药防治西瓜枯萎病、综合治理西瓜枯萎病提供理论指导。1材料与方法1.1供试病菌西瓜枯萎病菌分离自2011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瓜农提供的病株,经室内纯化、形态学显微观察鉴定、柯赫氏法则回接试验证明。菌种保藏于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菌种于PDA培养基上培养4d后供试验用。同时采用PDB液体培养基28°C.150

5、r/min摇瓶培养4d,250mL三角瓶每瓶装量100mLoPDA培养基、PDB培养基制作参照文献[11]。1.2供试杀菌剂20%盐酸吗咻孤可湿性粉剂(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酸吗咻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陕西美邦农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甲基托布津);80%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美国仙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代森猛锌);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陕西美邦农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多菌灵);80%乙蒜素乳油(天津汉邦植物保护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乙蒜素);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福州凯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

6、下简称中生菌素);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雷霉素);1000亿活芽鞄/g枯草芽匏杆菌原药(湖北康欣农用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枯草芽砲杆菌)。1.3方法1.3.1不同药剂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菌圈测定采用管碟法[12]测定几种生物与化学杀菌剂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取6mL摇瓶发酵培养4d的西瓜枯萎病菌菌液,加入至94mL50工的PDA培养基中,摇匀后倒平板,制成含病菌PDA平板。用无菌水将供试8种农药制剂均配置成100mg/L溶液。每平板中各放置3个已灭菌牛津杯,取供试药剂200UL置入其中

7、2个牛津杯中,另1个牛津杯为无菌水对照,每处理重复4次。28£培养室中黑暗培养3d,采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半径[13,14]o2结果与分析2.1杀菌剂对西瓜枯萎病菌抑菌圈的作用2.2杀菌剂对西瓜枯萎病菌的相对抑菌率1)甲基托布津对西瓜枯萎病菌的相对抑菌率随着药剂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菌落直径则随着药剂浓度升高而减小,甲基托布津1、2、4、8、16mg/L不同浓度处理6d,菌落直径分别为(7.45±0.13)、(7.38±0.29)、(7.05±0.13)、(5.38±0.26)、(2.85±0.13)cm,相对抑菌率分别为4.49

8、%±1.66%、5.45%±3.83%、9.62%±1.66%、31.09%±3.37%、63.46%±1.66%。16mg/L处理相对抑菌率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1、2、4mg/L处理之间无极显著差异。据试验观察,药后14d,各浓度处理菌落均长满平板,与对照无明显差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