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是中医药现代化必由之路

信息化是中医药现代化必由之路

ID:31698219

大小:56.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7

信息化是中医药现代化必由之路_第1页
信息化是中医药现代化必由之路_第2页
信息化是中医药现代化必由之路_第3页
信息化是中医药现代化必由之路_第4页
信息化是中医药现代化必由之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化是中医药现代化必由之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信息化是中医药现代化必由之路2012年12月26日,北京中医药学会网络信息专业委员会召开了第二届北京中医药学会网络信息专业委员会换届会暨中医临床信息学论坛。新一届专业委员会拟任委员到场出席,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屠志涛参加会议并致辞。新当选的专业委员会的顾问委员、主任委员和常务委员等多位医疗信息化领域专家进行了主题演讲。来自多家医疗信息化厂商的企业代表委员也在论坛中发表了自己对中医信息化的看法。会议首先宣读并通过了第二届北京中医药学会网络信息专业委员会全体拟任成员名单。刘保延、毛树松、崔蒙、薛万国当选顾问委员,王映辉当选主任委员,陈伟、髙云、刘金民、张红、杨龙频当选副主任委

2、员,张红兼任秘书长,韦云、谢琪、牛晓瑋、张涵当选副秘书长。委员会还通过了另外13位常务委员和25位委员。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屠志涛副局长在会议中致辞,强调了网络信息专业委员会工作的重要性。屠志涛说,中医药是中国医学的特色,但往往在对外交流时发现,中医院的医疗、后勤保障、药品管理、科研以及教育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仍然比较薄弱。并且中医信息化具有不同于西医的特点,国际上可借鉴的范例很少,使得中医医疗信息化的建设难上加难。屠志涛表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会鼓励专业委员会在中医信息化学术活动、学术报告、发展报告及交流刊物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促进中医信息化快速发展,促进中医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

3、“潜水”探寻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路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副巡视员兼综合处处长陈伟在会上对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没有“石头”可摸,要穿'‘潜水衣”去工作。陈伟提到,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依托国家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基本构建统一高效的国家、省、区域(地市或县级)三级中医药信息平台,满足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业务应用的需要;初步建成基于信息平台的中医药电子政务系统、中医药综合统计管理系统、中医药公共信息服务系统、中医药医疗服务信息系统、中医药预防保健信息系统等,形成一批覆盖中医药主要业务的应用系统;基本建立中医药数据

4、资源库和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进一步推进中医药信息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建立一支中医药信息化专业复合型人才队伍,为中医药信息化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而实现这个目标,第一是要紧紧依靠卫生信息机构和所有专家,来开展、推动、促进我们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第二是要充分发挥中医药龙头单位如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在中医药信息化领域的引领作用,将在2013年初适时举办全国中医药信息化示范单位和中医电子病历试点单位会议,介绍和推广试点经验,以及将在中医科学院成立中医临床科研数据中心、中医药信息统计中心等。第三是发挥中医药院校医疗机构科研单位的作用,参与信息化人才培养、组织参加科研等。陈伟表示,中医

5、药卫生信息化面临着三方面重大挑战,即组织管理、规范标准以及人才培养。为了迎接这三大挑战,信息化工作者必须要了解卫生信息化到底要做什么。在信息化的建设上,全体单位需要相互配合、整体推进。陈伟从管理建设的方式、综合服务信息系统、信息标准、数据源等多方面介绍了国家在中医药信息化发展中的未来规划。他透露,政府下一步将更加重视中医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的中医药内容的工作,在今后三年内,卫生部在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方面必将着重解决管理、标准规范与资金投入三个难题。他还提醒各界医疗工作者,医院信息化本质不是数字化技术的整合,而是数字化内容的整合,信息化的发展在于共享数据。中医药发展依赖大数据

6、支撑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保延针对大数据时代中医药信息化的发展与研究进行了演讲。他认为,信息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因为中医的特点在于通过临床的表现了解内在变化,如何广泛、规范地收集临床信息,如何管理和应用大量信息,是中医学发展最根本的技术支撑。通过实践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理念,将发挥信息的最大化应用价值。这样的理念如何来实现?刘保延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六个技术平台来实现。首先是建立一套中医临床术语的规范化、数字化的应用体系;第二是构建一套适合临床诊疗的、以结构化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它能全面、准确、快捷地收集临床数据,也能整合新的内容,

7、满足临床科研数据的需求;第三是以中医理念为核心建立数据模型,形成中医的临床数据仓库;第四是建立数据的前处理系统,帮助把这些数据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满足结构化病历、文本以及其他数据语言的要求;第五是构建对海量数据进行多维检索、查询的系统;第六是构建一个中医临床数据挖掘的平台,整合多个数据模型,帮助挖掘核心处方,找到症候演变的规律,开启治疗新思路等。刘保延介绍,从2001年开始,在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的建设工作一直在开展。目前单病种信息系统技术平台已初步建立,在多个国家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