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推挡技术说课稿

乒乓球推挡技术说课稿

ID:31710876

大小:5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7

乒乓球推挡技术说课稿_第1页
乒乓球推挡技术说课稿_第2页
乒乓球推挡技术说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乒乓球推挡技术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的主题:玩转乒乓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开始,!一、说课的设计理念根据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育课应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性,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精神得到陶冶,身体得到锻炼,技能得到发展。本课师生共同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开放的教学环境,改变过去单纯技术性教学向趣味性教学的转变。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技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为终身体育学习打好基础。二、教学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二学生,共60人,属于水平四。初二的学生正处于身体、思维的成

2、熟期,喜新、好奇、求趣,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好胜心强,但不同学生身体素质差异较大(尤其是女生),对球技术,技能掌握的程度也不同,故教学中安排一些复习、练习内容,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达到教学目标。教材分析:课内容是推挡技术,熟悉球性,选自《乒乓球教学与训练》。推挡球技术具有球速慢,力量轻,旋转变化

3、小等特点,动作简单,容易掌握,是初学者入门技术。但乒乓球小、弹性大、难于控制,初学乒乓球时,不是击不中球,就是击球出界或落网,很难将球打到对方台面,所以要先做熟悉球性的练习。三、说教学目标【目标确定一般从五个领域或三个维度《认知.技能.情感〉来提】三个维度的提法:1、认知目标:通过这次课,学生进一步认识推挡技术的动作要领和使用价值。厶技能目标:通过这次课,90%的学生掌握推挡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活性和速度,提高协调性。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努力进取的精神。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基本掌握击球动作。难点:动

4、作放松,拍面的控制。教学过程:(1)上课我通过乒乓球谜语:“一个白娃娃,二人跟它耍.跑到谁跟前,照头打一下"来导入本课,并通过谜语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2)采用提问的方试使学生更加确定自己的答案,让学生回答我国国球是什么球?引出课题乒乓球运动。(1)简介中国乒乓球世界冠军,乒乓球在中学是非常受欢迎的一个运动项目,很多同学都有自己崇拜的乒乓球星,比如丁宁王皓张继科等等,首先提问,同学喜不喜欢看乒乓球比赛?大家最喜欢哪位乒乓球运动员?以此激起同学们打球球的热情。(2)通过用筷子夹乒乓球比赛使学生们充分活动开。中国习惯

5、用筷子,所以大部分学生都是手握直拍,刚好与手持筷子差不多,在进行比赛的同时也复习的抓拍!(3)为了让同学们更加准确的掌握乒乓球推挡技术,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让同学们脑海中有一个初步的打球动作。然后所有同学排成一长队站在老师球台对面,逐一和老师对推,看谁先连续推到10板,给予表扬!总是打不到的给予鼓励!在这期间教师可对每一位打球者进行动作讲评。(4)在课的最后,让大家分成几小组,回去进行讨论,彼此纠错!这样既巩固了动作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每人回家对着镜子进行徒手挥拍练习、对墙击球练习以及筷子夹乒乓球的练习!这有助于

6、提高乒乓球的球性。六.教学效果的预计:1、预计90%以上的学生能初步掌握本次课所学的动作技术2、预计本课的运动强度为中等,平均心率12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40%七.教学特色: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的教学方式,师生评价,学生互评的时效性。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效果。本课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分组轮换的教学

7、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场地内增加学生的练习效果。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八.提出问题及解决方法:教学过程中,安全纪律问题还是需要特别强调的,因为是以小组为主,所以在不同的练习小组中,练习的内容、形式、强度、密度等等可能存在差异,不过,这些差异是正常的,只要能保证课堂学习中,身心都得到锻炼,真正达到健康的目的。九、说场地.器材需求1、二十张乒乓球台2、六十副球拍3、二十筐乒

8、乓球(每筐100个乒乓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