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应用经桡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临床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经桡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临床探讨

ID:31755562

大小:56.6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经桡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临床探讨_第1页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经桡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临床探讨_第2页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经桡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临床探讨_第3页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经桡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临床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经桡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临床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急性心肌梗死应用经橈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临床探讨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长沙410015摘要:目的:研究应用经橈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56例,随机分为经股动脉组和经橈动脉组,每组患者各78例。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患者PCI术前术后的心理变化,同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成功率、穿刺成功率、术后不良事件等结果: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成功率为93.58%,穿刺成功率92.30%,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6.41%;经橈动脉组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术的成功率为94.87%,穿刺成功率96.15%,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2.56%,挠动脉组手术成功率、穿刺成功率高于股动脉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SAS评分显著低于股动脉组。结论:经挠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手术成功率、穿刺成功率高,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患者焦虑的情绪也有明显改善。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橈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临床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常可危及生命。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彻底缓解,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是其常见临床症状。过劳,激动,暴饮暴食,便秘,吸烟,大量饮酒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3、的常见病因。屮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患至少200万。其临床治疗手段包括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溶栓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我们采用的手段主要是静脉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这两种方式[1,2]o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多采用经股动脉途径,但易出现穿刺点的并发症,包括出血、假性动脉瘤、及腹膜后血肿,危及生命,而U术后患者需卧床制动24h,十分不便[3]。本研究通过对比股动脉、挠动脉2种途径的临床途径的临床疗效、安全有效性和对患者心理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56例,随机分为经股

4、动脉组和经橈动脉组,每组患者各78例。其中,股动脉组男36例,女42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56岁,平均(61.45±1.07)岁;機动脉组男42例,女36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52岁,平均(58.52±1.22)岁,首次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7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入选标准:有PCI指征者[4]1・心电图特征性改变为新出现Q波及ST段抬高和ST・T动态演变°2•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或I)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可于发病3〜

5、6小吋开始增高,CK-MB于3〜4d恢复正常,肌钙蛋白于11〜14天恢复正常。GOT和LDH诊断特异性差,目前已很少应用。3.检测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采用心肌钙蛋白1/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快速诊断试剂,可作为心肌梗死突发时的快速的辅助诊断,被越来越多的应用。4.其他白细胞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数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或消失,血沉加快,血清肌凝蛋白轻链增高。5、年龄>18岁,<80岁,意识清楚。1.3方法股动脉组:行左侧或右侧股动脉,成功后置入6F鞘管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时注入肝素,行PCII]寸追加适量肝素,以后每小吋追加。使用闭合器者立即拔管,手工压迫着留置鞘管

6、6h后拔管,血管缝合后患者应制动卧床6h・機动脉组:患者手臂外展放于臂托上,手掌固定在托架上,以左侧或右侧機动脉为穿刺点。用酒精消毒肘关节以下皮肤,取腕横纹近测3-5cm橈动脉平直处为穿刺点。局部麻醉后用21号穿刺针以20O-45O,角刺入,获得搏动性血流后引入导引丝,置入6F機动脉鞘管,注入肝素后行冠状动脉造影。为防止楼动脉痉挛,动作应尽量轻柔。若发生痉挛,可向导管内注入适量硝酸甘油。以支架置入后完全覆盖病变且残余狭窄<20%,无明显冠状动脉内膜撕裂者为PCI成功⑸术毕拔除橈动脉梢,局部加压包扎,腕关节制动6・8个h后换用无菌敷贴覆盖伤口,2h后检查。术后不限制下床活动。1.4疗效评

7、价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患者PCI术前术后的心理变化,同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成功率、穿刺成功率、术后不良事件等。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用(平均值±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P<0.05吋,说明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2结果经橈动脉组和经股动脉组患者PCI后SAS评分比较见表1经挠动脉组和经股动脉组患者PCI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