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59例临床研究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59例临床研究

ID:31759586

大小:56.4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59例临床研究_第1页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59例临床研究_第2页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59例临床研究_第3页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59例临床研究_第4页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59例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59例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59例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通过对本院2000-2012年59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腹部B超检查进行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观察组30例,两组均采用必要的退热和解痉等常规处理后,对照组在常规基础上使用阿奇霉素静滴10mg/kg/d,连用3-5天,口服利巴韦林颗粒10-15mg/kg/do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使用阿奇霉素静滴10mg/kg/d,连用3-5天,甲硝坐磷酸二钠0.45g,ql2h静滴,连用7天

2、,口服利巴韦林颗粒10T5mg/kg/d,四磨汤10ml/次,tid,口服连服7天观察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2O最大的为20mmX7min,•最小为7mmX6mm.o所有入组患儿临床表现和腹部高频率多普勒超声均符合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标准。排出了小儿胃炎、腹型癫痫、肠蛔虫症、肠套叠、Meckelq憩室炎及阑尾炎等内外科疾病。两组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9例,观察组30例。1.3治疗方法两组均采取必要的退热和解痉等常规处理后,对照组在常规基础上使用阿奇霉素针剂10mg/kg,1次/日,连用

3、3-5天利巴韦林颗粒15mg/kg/d,分3次口服,连用1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阿奇霉素针剂10mg/kg,1次/日,连用3-5天利巴韦林颗粒15mg/kg/d,分3次口服,连用1周,甲硝□坐磷酸二钠30mg/kg/d,静滴一周为一个疗程,口服:四磨汤10ml/次tid,连服一周为一个疗程。1.4疗效判定痊愈:治疗10-15d后腹痛消失,腹部彩色超生复查未见异常;好转:治疗10-15d后腹痛消失,超声复查仍有少量肿大的淋巴结;无效:治疗10-15天后腹痛仍存在,超声复查仍有肿大的淋巴结。1.5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对所得数据进行

4、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i±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2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③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腹部B超主要表现腹腔多个淋巴结肿大,外形光滑,完整,皮髓质分界清,呈低回声改变,大小不等,淋巴结孤立存在或成簇存在,纵横径比例>2.而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为阑尾增粗,肿胀的阑尾壁上血流丰富。根据以上三点可以基本鉴别两种疾病。但需注意的是,有时肠系膜淋巴结炎与阑尾炎并存,也有部分阑尾炎发生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并且由于小儿阑尾的位置多变,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以

5、及超声检查者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有时B超不能查出阑尾炎,容易导致误诊。所以临床上多于发热腹痛患儿随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也不能轻易放松警惕,必要时要反复做腹部查体及B超检查,尤其是短时间内反复对比观察可因提高诊断正确率。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小儿,多属病毒感染,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腹泻或便秘。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儿童腹腔淋巴结的显示及相关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张晓蓉研究发现2个或2个以上横径〉0.4cm的淋巴结作为儿童腹腔淋巴结肿大的阳性诊断指标较符合临床。随着超声诊疗技术的提高,近年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发病率呈明显升

6、高趋势。由于肠系膜淋巴结住院分布于肠系膜血管周围,收集沿肠系膜血管及其分支配布的淋巴结的淋巴液,回肠远端的肠系膜淋巴结非常丰富,内容物由于回盲瓣作用,在回肠远端停留时间较长,毒素及细菌代谢物易被回结肠系膜淋巴结吸收,因此肠系膜淋巴结炎多发生于回肠远端的肠系膜,临床研究发现大部分淋巴结位于右下腹.又因小儿免疫功能活跃,当细菌或病毒感染后,其毒素岁淋巴管进入局部淋巴结,激发机体免疫反应,引起淋巴结肿大。阿奇霉素作用于人体能够达到破坏细菌或者病毒的转肽过程,抑制了此转肽过程所需蛋白质,起到了抗菌作用,所以阿奇霉素能够抑制多种细菌,譬如对革兰阳性球菌

7、、支原体、衣原体及嗜肺军团菌等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利巴韦林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通过抑制磷酸次嚓吟核昔脱氧酶,使鸟嚓吟核昔酸不能合成,从而抑制病毒合成和复制,对流感、副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及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均有效。甲硝哩磷酸二钠在体内水解产生相应量的甲硝哩,对大多数厌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杀菌浓度稍高于抑菌浓度;四磨汤由人参、沉香、槟榔、乌药组成,具有顺气降逆,消积止痛作用。沉香: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沉香水提液对乙酰胆碱、组胺与氯化钦所致肠肌痉挛有对抗作用。槟榔:驱虫,消积,下气,行水,实验室

8、发现槟榔对抗病毒的作用。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根据研究发现乌药的水和醇提取物具有显著抗病毒和抗菌的疗效。参考文献:[1]沈苹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治分析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