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ID:31786512

大小:56.3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8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_第1页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_第2页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_第3页
资源描述: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刘小玲(遂宁市安居区分水镇中心小学校四川遂宁629008)【摘要】阅读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补充精神食粮的途径,是人们终牛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使人们谋求发展的第一需要。一个人语文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对知识的理解,也决定了他如何去应用知识。阅读,不仅能够反映学牛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乂很好的反映了学生的能力和状态,所以,阅读在学牛的学习和牛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在教学工作当中应该努力培养好学牛的这一能力,让阅读更好的在牛活和学习中发挥作用。【关键词】阅读;兴趣;能力语文是美好的,语文学习是美妙的。阅读在语文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2、和作用,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石,是发展语言的良好方式,是培养思维方式的前提,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古人将学习称为“读书”、“念书”,这是古人对“读”的最纯朴的感悟。“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是对读的强调,要让学牛充分地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受到熏陶,这是人们对读的定位。不管把语文界定为什么,语文是最基础、最I専大、最富有文化内涵的学科,让学牛学好语言文字,感受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注重教学中的阅读训练,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牛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以便更好地为学好语文服务。1•精彩导入,

3、激发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延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如果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就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秋天的雨》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说:“同学们见过雨吗?有些什么雨呢?(大雨、小雨、暴雨),既然大家对雨这样熟悉,那你见过五彩缤纷的雨吗?你们相信雨有颜色吗?《秋天的雨》就是一盒五彩的颜料,它有些什么颜色呢?现在我们来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吧!”这样一引导,学生就满怀

4、激情地朗读起课文来。这样,多设置一些疑问,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阅读的冲动。当然,也可以抓住孩子爱听故事的心理,激发阅读兴趣,把课文内容用故事的形式讲出来,既是引导,又是激发,让他们有了初步的感知能力和阅读感受,有了阅读欲望。在此基础上,还要让学生保持兴趣,以巩固已有的成绩,不要让学生三天不念口生。2.创设情境,体会感情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情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和场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更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达到感情朗

5、读,读得更深入、更到位。因此,我在上每篇课文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通过电动课件生动展现或通过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或利用图画进行演示。这样以来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3.多种形式,读出感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什么方式读,应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体会,自主选择。3.1朗读有助于读准字音,读通文章,抒发感情。在朗读中配乐朗读,使学生在优美的的乐曲中赏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美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3.2小声读、自由读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初读课文吋,引导

6、学生小声读,读慢些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字,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读准音,培养学生扎实的读书的基本功。3.3默读、反复读能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有助于理性思考、质疑探究,学生边读边看边动脑,可使学生较快了解课文中的知识点体会课文的情感,加强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3.利用课外阅读,丰富阅读内涵课外阅读使语文变得更丰盈。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与课外。把孩子投入的语言的海洋中去,引导学生喜爱阅读,在课外阅读中感受生活的美,人生的光辉,进入语文天地斑斓广阔的空间,让孩子们与作者心灵相通,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更深入的理解文章

7、,生动的阅读。课外阅读,教师应重点指导,首先应在范围上指导,学生面对五花八门的课外阅读,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指导学生选择阅读内容。其次,在阅读量和吋间上给予指导,学生阅读容易入迷或者读之无趣,教师要尽量以恰当的方法让学生多阅读,又要多方面配合。最后要在阅读方法上加以指导,要根据学生在阅读各个阶段的具体情况而定。学生学会摘抄,批注,让孩子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坚实厚重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总乙阅读不应该是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