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实效性思索

对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实效性思索

ID:31789600

大小:53.8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8

对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实效性思索_第1页
对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实效性思索_第2页
对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实效性思索_第3页
对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实效性思索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实效性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实效性思索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然而许多教师片面地理解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一味地追求种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随之而来的考试令他们吃惊,学生的考试成绩与课堂气氛似乎成了一种负相关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新的教学方式进行重新的思考。一、过于追求新的教学方式而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传授新课程要求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

2、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他们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些要求(主要是针对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来的)明确了改革方向,但同时也强调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抛弃了知识本位观,反对那些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以及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但是,新课程改革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改革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历史学科本身是一门基础性、普及性课程,其重点还是在于它的基础知识。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许多教师

3、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参与度、课堂的气氛活跃程度,而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传授。知识是基础,是学生发展的基点,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对历史学习的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才能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才能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及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学生的学习就像建造高楼,基础知识就是各种建筑材料,而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就相当于利用材料的能力。重视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前期的材料收集也不容忽视。

4、因此,要真正实现历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基础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其作用。二、过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成就”了我们的“不作为”新课程教学实施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组织者地位。“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了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在听其他教师讲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非常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学生们在课堂上也敢于、乐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然而在这种教学中有很多教师似乎过于发挥学生

5、的主体作用,让自己处于一个“不作为”的地位。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确实要发生变化,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转变,但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应该充当一个'‘不作为”者。尤其是在这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转折时期,学生从小到大已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突然间的剧烈转型会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无所适从。又由于历史本身就是一门涵盖极广的学科,就高中学生来说不可能对其有很深入的了解。因此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下也要发挥自己引导者的作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掌好舵、护好航。三、过于注重“互动

6、”教学而丢弃课堂“规则”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应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就预示着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具有平等的地位。基于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极力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7、。只要是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他们都尽力采用,如讨论的方法。虽然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但这种方法使教师在实际操作中放弃了对课堂秩序的监管。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吵吵闹闹”,其实际效果与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相差很远。因此,我们必须重新找到一种既能适应互动教学又有稳定的课堂规则的教学方法。由于在新课程理念下各种教学方法还处在不断的探索当中,尤其在素质教育的培养理念与现阶段应试教育的评价模式之间有着很大冲突、学生考试成绩仍然是评价教师教学能力、高考升学率仍然是评价一个学校实力的背

8、景下,我们更不能一味地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该在传统方法与现代理念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把传统方法与现代理念有机整合,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