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上) 1.7四种命题(第1课时)教案.doc

人教版高一(上) 1.7四种命题(第1课时)教案.doc

ID:31812234

大小:9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8

人教版高一(上) 1.7四种命题(第1课时)教案.doc_第1页
人教版高一(上) 1.7四种命题(第1课时)教案.doc_第2页
人教版高一(上) 1.7四种命题(第1课时)教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上) 1.7四种命题(第1课时)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7四种命题(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将所给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能由认定的原命题出发,作出它的另三种命题。2.初步理解四种命题及其关系,理解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二、教学重点:四种命题的概念及其关系三、教学难点:由原命题写出另外三种命题.四、教学过程(1)复习:国庆之前我们我们学习了逻辑联结词以及真值表,下面我们简单的回忆一下真值表。pq非p(┐p)P或q(p∨q)p且q(p∧q)真真假真真真假假真假假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1、下面请同学判断一下下面命题为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如果是复合命题请说明是何种形式的复合命题

2、,并判断一下真假。(1)并非所有的实数都是有理数(2)矩形的对角线垂直平分(3)3≥2分析:(1)非p(2)p且q(3)p或q2、分别写出下面命题的否定形式(1)平方和为0的两个实数都为0。(2)若是锐角,则的任何一个内角是锐角。(3)若,则中至少有一为0。(4)若分析:(1)平方和为0的两个实数不都为0。(2)若是锐角,则的存在一个内角不是锐角。(3)若,则中全都不为0。(4)若(2)情景设置:1.复习提问:下面两个命题的否定形式是什么?①同位角相等;②两条直线平行。分析:③同位角不相等;④两条直线不平行。2.启发设问:上述

3、两组语句中,分别把其中一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时,可否构成命题?命题1:若同位角相等,则两条直线平行。命题2:若两条直线平行,则同位角相等。命题3:若同位角不相等,则两条直线不平行。命题4:若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同位角不相等。3.启发思考:上述四个命题有何关系呢?(3)新课探究(一)命题的四种形式若记p:同位角相等;q:两条直线平行。p:同位角不相等q:两条直线不平行则上述四个命题可概括为:命题1:若p则q.命题2:若q则p。命题3:若p,则q.命题4:若q,则p.其关系为:命题1与命题2是一对互逆命题,如命题1为原命题,则

4、命题2为原命题的逆命题。即:原命题若p则q.————已知、或认定、指定的命题。逆命题若q则p————交换原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命题1与命题3是一对互否命题,如命题1为原命题,则命题2为原命题的否命题。即:否命题若p,则q.——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命题1与命题4是一对互为逆否命题,如命题1为原命题,则命题2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即:逆否命题若q,则p.——交换原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且同时否定。(1)阅读教材例1。(注意题意书面表达的准确性)(2)完成教材练习1、2。注:1.注意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总是相对于原命题而言的2.

5、对一个命题,总可以将其分为“条件”与“结论”两部分,从而总可以将一个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3.命题中的条件、结论要求都是命题吗?——开语句也可。4.区别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命题的否定就是非P否命题是把原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同时否定得到的命题例:原命题为:若同位角相等,则两条直线平行命题的否定为:若同位角相等,则两条直线不平行否命题为:若同位角不相等,则两条直线不平行。(二)四种命题相互间的关系原命题互逆逆命题(若p则q)(若q则p)互否为逆互否为逆互否互否否命题逆否命题(若p,则q)互逆(若q,则p.)(三)四种命题的真假关

6、系【例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若=0,则全为0。(2)正偶数不是质数(3)若(4)相似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分析:(1)逆命题:若全为0,则=0真的否命题:若≠0,则不全为0。真的逆否命题:若不全为0,则≠0真的(2)逆命题:如果一个数是质数,那么它不是正偶数假否命题:如果一个数不是正偶数数,那么它是质数假逆否命题:如果一个数不是质数,那么它是正偶数假(3)逆命题:若ab=0,则a=0假否命题:若a≠0,则ab≠0假逆否命题:若ab≠0,则a≠0真(4)逆命题:全等三角形相似真否命题:

7、不相似的三角形不全等真逆否命题:不全等的三角形不相似假归纳小结:1.互为逆否的一对命题,同真或同假。2.互逆的一对命题,不一定同真假。3.互否的一对命题,不一定同真假。【例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已知若(2)已知若(3)若无实数根。(4)若,则归纳小结2:利用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同真同假的关系,将不易判断真假的命题,转化为判断其逆否命题的真假(尤其是对否定式语句的命题)——等价转化的思想方法。(4)本课小结1.四种命题的准确表达及其相互关系2.等价转化的思想方法: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同真同假的应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