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研报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要求

(可研报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要求

ID:31816743

大小:99.7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1-18

(可研报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要求_第1页
(可研报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要求_第2页
(可研报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要求_第3页
(可研报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要求_第4页
(可研报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可研报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1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管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出建设项目计划以前根据项目建议书进行的研究工作。其目的是对拟建项目进行投资方案规划、工程技术论证、社会与经济效益预测和分析,并经过多方面的计算、分析、论证和比较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建议。其作用是:作为上级部门评估、审定项目的依据,作为项目进行扩初设计、设备定货、施工准备等前期工作的依据。(一)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依据:1•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2•国家农发办

2、《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分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的通知》;3.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国农办[2004]48号)及有关行业技术规范;4.有关基础资料。(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和步骤1•收集资料。包括项目区自然条件,水土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状况,现有基础设施情况,地方财力,农口有关部门本地区发展的规划,农业品种结构和种植情况,省批准的项目计划投资和任务,有关行业技术规范等。2.分析研究。按照可行性研究内容,根据收集的资料,对项目区水土资源条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开发治理措施、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资金筹

3、措及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项目建设的最优方案。3•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认真分析论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初稿完成后应组织有关部门的专家进行论证,根据论证意见对报告进行修订、补充、完善。(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一般年度农业综合开发申请立项实施的项目,其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委托具备相应资质(丁级以上)的单位编制,报经省级主管部门评估论证后,由省级主管部门批复立项。(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纸张和字体要求纸张:标准纸A4;字体;宋体小三字;行间距:1.5倍行距。(五)可行性研究报告封面格式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4、标志XX县(市.区)XXXX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XX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执行单位:负责人:可行性研究单位: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复核人编制日期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第一章项目设计提要1.1项目建设背景1.2项目区范围、规模、主要建设内容与工期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4项目效益1.5组织实施和管理第二章项目概况2.1自然概况2.1.1地理位置及范围,涉及的乡(镇)、村名;2.1.2水文气象2.1.3地形、地貌及土壤2.1.4水资源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2.1.6自然灾害2.1.7工程地质2.2社会

5、经济状况2.2.1人口及劳力2.2.2土地利用现状2.2.3农业生产水平2.2.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2.3现有基础设施2.3.1项目区水利工程现状(灌溉、排水、防洪等)2.3.2项目区现有交通与电力情况2.3.3现有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项目建设条件、设计方案技术可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第四章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4.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总量、构成、特点)3.2供需平衡分区(根据地形、耕

6、地和水资源分布情况进行供需平衡分区)3.3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在P=75%-90%的情况下的来水量、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含灌溉定额分析)及供需平衡情况分区。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建议0.4-0.55o4.4项目区设计水平年(P=75%-90%)水利工程来水量、可供水量、农田需水量及供需平衡分析(分区表格)。设计水平年灌溉水利用系数建设取0.65-0.72o第五章规划设计5.1指导思想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农业综合开发方针政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指导思想。应按照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围绕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

7、民增收的目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切实增强农业尤其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2.2设计原则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业、水利、林业、科技措施综合配套。2.3设计标准和依据水库及拦河坝防洪标准按《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灌溉标准按《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灌溉保证率取P二75%-90%。排涝标准按5年一遇,24小时暴雨量24小时排完。建筑物级别按《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8、田间排灌系统工程及机耕路规划设计标准按福建省地方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DB35T/T165-2002)o《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DB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