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棉纺高效工艺的定位和评议.doc

关于棉纺高效工艺的定位和评议.doc

ID:31875893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23

关于棉纺高效工艺的定位和评议.doc_第1页
关于棉纺高效工艺的定位和评议.doc_第2页
关于棉纺高效工艺的定位和评议.doc_第3页
关于棉纺高效工艺的定位和评议.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棉纺高效工艺的定位和评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棉纺“高效工艺”的定位和评议刘荣清摘要:当前“高效工艺”应称“重定量、大牵伸”工艺。它的定量和牵伸已达国内外推荐值的上限,但未超越最高水平,提出提高细纱牵伸倍数是高效工艺的核心,改善梳理是高效工艺的关键,并论述相应的基本要求和改进途径。肯定高效工艺的作用和影响,对高效工艺是重大发明和重大变革认为不妥,提出不要把精细管理模式和高效工艺模式加以分别并对立起来。关键词:高效工艺;定位;评议2005年10月在江苏东台中国纱线网细纱技术沙龙的会议上,江苏镒诚纺织有限公司曹小华先生第一次发表“现代纺织设备高效工艺实践和探索”一文,接着在以后的多次棉纺专业会议上,曹小华和

2、上海太平洋克罗斯罗尔机械有限公司倪远先生共同或单独又多次对“高效工艺”作了介绍,并在纺织期刊上发表了有关文章[1][2][3],“高效工艺”已成为当前热点和值得关注的问题。“高效工艺”的研究对推动我国棉纺工艺的创新和发展,起着一定促进作用。但对“高效工艺”有些看法不一致,值得进一步商榷和讨论。1关于“高效工艺“的涵义和定位高效工艺顾名思义是指高效率、高效益、高效能的工艺,包括范围较广,可泛指重定量、大牵伸工艺,高速高产工艺,缩短工艺流程的清梳联、梳并联、细络联工艺,以及各种自动化工艺等,[1]文提出的高效工艺是针对传统的轻定量、小牵伸、低速度工艺,简称为高效工艺

3、未尝不可,但作者认为还是以重定量、大牵伸、高速度工艺这样的提法和定位比较符合实际和科学,否则容易误导。2国内外环锭纺定量、牵伸的比较分析纺纱定量、牵伸、速度随着设备的改进和工艺技术的研究不断提高,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现以[2]文介绍的各工序定量与国内外推荐的定量范围作一对比。表1[2]文定量与国内外推荐定量比较定量[2]文定量介绍国内外推荐值生条/g·(5m)-1精梳:条卷/g·m-1棉条/g·m-1熟条/g·(5m)-13273303217.5~3540~8015~3010~35粗条/g·(10m)-18.22.0~12.5注:(1)国内外推荐值

4、摘自《棉纺手册》(第三版);(2)国外梳棉机最大定量(g/5m),瑞士C50、C51,32.5。德国DK807、903,40。美国MK5C、5D,35。由此可见[2]文介绍定量可以基本达到国内外推荐范围的上限,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但不能说已超越了国内外先进水平。[1]文提出“从国际上主流的纺纱工艺应用情况下,尚未见纺部工艺全流程重定量的应用实例发布”,并将RIETER公司早期推荐的纺制精梳纱的各工序定量列表说明。事实上早在2000年,该公司就推荐纯棉梳棉纱、精梳棉纺纯化纤纱、各种转杯纺各工序的纺纱线密度工艺设计,详见棉纺手册第三册871~872页。现将[1]文列出

5、的RIETER公司早期纺纱定量与2000年推荐的定量比较见表2。表2RIETER公司早年和近年推荐各工序定量和细纱牵伸纺纱线密度年代粗纱线密度/tex末并定量/g·(5m)-1梳棉条定量/g·(5m)-1精棉条定量/g·(5m)-1条卷定量/g·m-1细纱牵伸倍数/倍19.5早年58324.2924.2924.296429.02000850272724.57543.5914.5早年48620.8220.8220.826033.512000740272724.57551.0310早年4.8618.2218.2220.826048.6200059024.527.02

6、2.57059.06早年23316.216.2018.225638.83200042021.02721.06570.0资料表明当前棉纺技术、装备均已发出取得实质性的进展。3“高效工艺”的核心是实现细纱的大牵伸细纱牵伸的加大直接影响前工序的定量的相应加大,它可相应增加前纺设备的产量,从而节省前纺设备或扩大细纱生产能力,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细纱牵伸改变带来前纺工艺的相应调整和优选,这是一个需系统性考虑的问题。3.1提高细纱牵伸倍数的基本要求(1)保持条干CV值基本不变;(2)保持粗、细节、棉结数不显著增加或DR值稳定;(3)偶发性有害纱疵不增加,要特别关注针织纱的细

7、节不增加;(4)纱疵率小于1%,用户满意;(5)CVb稳定,产品条干、强力、重量变异小;(6)成纱毛羽没有明显增加,用户能接受;(7)用棉量不能增加太多,要控制原棉成本。3.2推行细纱大牵伸的途径3.2.1原料方面要控制纤维细度及其变异,要稳定原料长度,减少短纤维率,要控制马克隆值的变化,要减少混配棉成份间的质量变异,有条件的推荐采用单唛配棉.3.2.2半制品方面(1)发送半制品纤维分离度清梳工序要充分开松梳理,保证生条良好的分离度,但要防止打击过度,损伤纤维造成棉结和短绒。(2)减少半制品短纤维率和棉结要打击适当,多梳少打,防止过度打击,减少握持打击,重复打击

8、和反复梳理,连续性锯齿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