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静止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功能特性》.doc

国家标准《静止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功能特性》.doc

ID:31899101

大小:7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27

国家标准《静止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功能特性》.doc_第1页
国家标准《静止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功能特性》.doc_第2页
国家标准《静止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功能特性》.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国家标准《静止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功能特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家标准《静止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功能特性》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2005年7月一、概述国家标准《静止式无功功率补偿装置(SVC)功能特性导则》被列入了2003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计划编号为20032411-T-469。完成年限2005年。本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归口并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本标准参加起草人:为了保证标准质量,特别邀请西安交通大学夏道止教授、王兆安教授、清华大学陈建业教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林海雪教授级高工(兼)、全国电力电子学标委会秘书处周观允教授级高工(兼)担任标

2、准编制工作组顾问。1标准项目的提出和编制过程该项目是在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委会委员、鞍山荣信电力电子有限公司左强总经理的提议下,于2001年初和《静止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现场试验导则》国家标准项目一起,向国家标准委提出立项申请,2003年底被批准立项的。2004年第1季度,标委会秘书处研究确定:成立以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委会秘书处、全国电力电子学标委会秘书处、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领步电能质量研究、鞍山容信电力电子有限公司为主要起草单位的标准编制工作组;随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还将扩展供电、用电、设备及其主要部件制造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标准编制工作。根据2004年6月23日国

3、家标准委高新技术部有关“无功补偿装置”国家标准规划及制定工作会议精神,两项《静止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国家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将积极吸收相关行业和单位的意见。2004年12月21-23日,于北京召开了主要起草人和顾问工作扩大会议。会议就采用美国IEEE相应标准的基本原则达成以下共识:——本标准不是等同、也不是修改采用,但鉴于美国IEEE1303:1994相应标准的框架和技术内容有一定价值,因此在编制我国标准时应作为主要参考文件;关键是要保证国家标准的先进性,提高产品竞争力,技术内容可适当超前以指导科研;——标准的适用范围要突破美国IEEE相应标准,涵盖输电和配电系统;——保持立项时的标准名

4、称,暂不改变;——标准中,对实现产品性能的方法(例如冷却方式)不应强行做推荐性规定;——该标准在编制过程中,要注意与国家标准《静止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现场试验》的编制工作的密切协调;——标准内容不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发生矛盾;——编制标准时应注意充分研究现正在编制的相关电力行业标准和可控硅阀国家标准。会议对由西安领步电能质量研究所、鞍山荣信电力电子有限公司分别组织翻译,并聘请有关专家校对的最新IEEE标准进行了集体校对;研究商讨了IEEE1303:1994各章条的采用程度和增删意见。会议决定由刘军成高级工程师执笔起草、林海雪教授级高工校核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讨论稿,然后提交2005年5月召开的主要起草

5、人会议,供集体讨论修改。2005年5月18日至19日在鞍山市召开了第2次主要起草人和顾问工作扩大会议。会议讨论了西安领步电能质量研究所执笔完成的国家标准《静止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功能特性》征求意见稿讨论稿,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本标准征求意见稿是经西安领步电能质量研究所在会后修改,林海雪、周观允两位顾问校核,标准编制工作组负责人李世林审定过的。2国内外SVC的过去、现在和发展趋势将电容器与网络感性负荷并联是补偿无功功率的传统方法,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联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具有结构简单、经济方便等优点,但其阻抗是固定的,故不能跟踪负荷无功需求的变化,即不能实现对无功功率的动态补偿。随

6、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要求对无功功率进行动态补偿,从而产生了同步调相机。它是专门用来产生无功功率的同步电动机,在过励磁或欠励磁的情况下,能够分别发出不同大小的容性或感性无功功率。由于它是旋转电动机,运行中的损耗和噪声都比较大,运行维护复杂,响应速度慢,难以满足快速动态补偿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以来,同步调相机开始逐渐被静止型无功补偿装置所取代。早期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是饱和电抗器型的。饱和电抗器比之同步调相机具有静止、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其铁心需磁化到饱和状态,因而损耗和噪声还是很大,而且存在非线性电路的一些特殊问题,又不能分相调节以补偿负荷的不平衡,所以未能占据主流。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在

7、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应用晶闸管技术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进入了无功补偿的舞台,并逐渐占据了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主导地位。于是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成了专门使用晶闸管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静止无功补偿装置主要包括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和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静止式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简称SVC)从70年代开始在国外投入运行,应用于输电系统用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应用于配电系统及工业用户用以改善电网电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