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运动型”治理到“可持续型”治理

从“运动型”治理到“可持续型”治理

ID:31921290

大小:55.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1-27

从“运动型”治理到“可持续型”治理_第1页
从“运动型”治理到“可持续型”治理_第2页
从“运动型”治理到“可持续型”治理_第3页
从“运动型”治理到“可持续型”治理_第4页
从“运动型”治理到“可持续型”治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运动型”治理到“可持续型”治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运动型”治理到“可持续型”治理——中国公共治理模式嬗变的逻辑与路径作者:王洛忠刘金发  2012-7-3 来源:《未来与发展》2007年第5期     【摘要】“运动型”治理的逻辑根源在于对中国传统治理模式的依赖、对自上而下行政运行体制的遵循以及将短期政绩作为政府治理目标的错位,最终表现出治理效果不明显、公共权力异化、政府公信力下降等弊端。“可持续型”治理作为一种替代性的治理模式,遵循既定的制度、规则和程序,涵盖了制度治理、依法治理、参与治理和长效治理等理念。实现“运动型”治理向“可持续型”治理转变,确保公共治理绩效的可持续改进,是转型期中国公共治理模式嬗变的路径与方

2、向。   【关键词】运动型治理;可持续型治理;路径转换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各种利益矛盾和社会冲突不断涌现并积聚。传统的“运动型”治理已经无法对复杂多变、日益专业化的公共事务作出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在理论上逐渐出现了“公共治理范式危机”,在实践中亦无法形成一套公共治理的长效机制。“可持续型”治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理模式,在理论上将实现公共治理理念与范式的转换,在实践中将增强政府对公共事务的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真正推动中国公共治理模式的嬗变与创新。...   一、“运动型”治理的逻辑根源与主要弊端   (一)“运

3、动型”治理是政府公共事务治理的传统模式   从名称上来看,“运动型”治理称谓繁多。从经济建设领域到刑事(行政)执法领域,再到社会治理领域,各种口号式、运动式的“突击检查”、“行业整顿”、“集中整治”、“统一行动”、“严打”等“专项治理”行动层出不穷。   从过程上来看,“运动型”治理的大体程序如下[1]:首先,有重大社会问题发生,引起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然后,上级领导作出重要指示,下级主管部门召开紧急会议,出台“从重、从严、从快”处理特定事件的专门文件,部署专项整治行动;进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在一起,在全行业、全系统、全地区范围内进行声势浩大的政治动员,掀起一场轰

4、轰烈烈的行政检查和行政处罚行动,雷厉风行地对不法行为进行集中清剿;同时,为了确保治理的成效,上级领导以督导、检查或验收者的身份对下级主管部门的治理成果进行验收;最后,开会总结表彰,撰写成果报告,向全社会公布“专项治理”的一系列数字,宣布整治取得丰硕成果。   从本质上来看,尽管“运动型”治理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但它是一种“无规则可循或有规则不循的非常态化管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同政府的行为随意,政府的一些官员办事因人而异有一定的相关性”[2]。当这种针对特定事件,集中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在特定时间、空间进行飓风式大检查、大整顿的治理方式较为普遍时,我们不得不承

5、认“运动型”治理俨然已成为政府治理公共事务的常见模式。   (二)“运动型”治理的逻辑根源   1.从传统的社会治理路径来看,遗传下来的体制框架使中国公共治理产生了严重的“路径依赖”。建国以后,中国公共治理的制度供给严重匮乏,国家不得不采取高度控制的集权模式,政府治理手段和治理行为带有相当的随意性。“运动型”治理在响亮口号的鼓舞与广泛社会动员力量的支持下,以极大的力度对社会治理中的突出问题进行控制和打压,以取得暂时的管理成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法制建设得以加强,公共治理的制度供给不足态势极大改观。但是,“运动型”治理的思维逻辑仍然根深蒂固,政府的治理行为并没有随法制建设的

6、改善而完全走向规范化,对具体的社会问题仍然倾向于采取“运动型”治理模式。中国的公共治理陷入了“突击解决-迅速见效-问题反弹-再突击解决-再反弹”的恶性循环之中。   2.从现行的体制逻辑来看,“运动型”治理是积极落实上级领导指示与命令的应然表现。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公共治理模式实际上是沿着人治向政策之治、再向法治转变的路径不断演化。尽管中国正努力构建一个法治社会,但是公共治理模式没有完全实现从政策之治向法治的转换,...在实践过程中仍带有强烈的人治色彩。“运动型”治理的动力机制来自上级领导对某一社会问题的高度重视。如果说建国后的一段时期内是因为治理机制缺乏以及规章

7、制度不健全导致公共治理失范的话,那么在转型期,虽然治理机制不断优化,规章制度不断完善,但是执行权威不能够坚持规范,造成治理的混乱和失效。公共治理无法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所带来的各种冲突予以有效地回应,只能在“无所作为”和“运动式”整治两极之间徘徊,期望的社会和谐也只是治理过程中短暂的一瞬,难以持续。   3.从政府行为的动机选择来看,“运动型”治理意味着政府将短期的“政绩”目标作为其行为的出发点。众所周知,公共治理机制不能建立在过于功利性的基础之上,必须超越公共部门自身的私利。一旦制度建立在功利性的基础之上,那么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