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施工方法

梯田施工方法

ID:31932796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28

梯田施工方法_第1页
梯田施工方法_第2页
梯田施工方法_第3页
梯田施工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梯田施工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机修土坎梯田施工方案(1)、梯田的定义在坡耕地上分段沿等高线修筑的田面平整、地边有埂的阶梯式农田称为梯田。(2)、梯田的功能1)、截短坡长,改变地形坡度,拦蓄径流,防止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2)、保水、保土、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能,提高土地质量等级及地力,增产增收。 3)、改善生产条件,降低劳动强度,为机械耕作和推广农业技术创造条件。 4)、为集约化经营、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旱作农业奠定基础。(3)、梯田类型1)、根据梯田的断面形式分为水平梯田和隔坡梯田。 2)、根据埂坎建筑材料可分为土坎梯田、石坎梯田和土石混合梯田。在土层深厚的黄土地区宜修筑土坎梯田

2、;在土石山区或石质山区,应就地取材,修筑石坎梯田或土石混合梯田。 3)、按利用方向可分为旱作梯田、水浇梯田、果园梯田、经济林梯田等。(4)、梯田施工形式主要采用机械推平,人工筑埂的形式。在不适宜机械修筑的土石山区,采用人工修筑的形式。(5)、施工梯田施工主要是机械修筑,人工辅助打埂,施工包括测量定线、表土处理、埂坎修筑、田面平整、田面耕翻等工序。1)、测量定线根据梯田规划确定机修梯田施工的地块或坡面,在其正中(距左右两端大致相等)从上到下划一中轴线。 根据梯田断面设计的田面斜宽的一半,在中轴线上确定各台梯田的开挖线基点。 从中轴线上,各台梯田的开挖线基点

3、出发,用手水准向左右两端分别测定其等高点;连各等高点成线,即为各台梯田的开挖线。2)、表土处理机修梯田,应根据地形情况,选择保留表土数量多、机修工效高的表土处理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纵坡蛇脱皮法(又称表土逐台下移法)本方法适宜在15°以下的坡地修筑田面较窄(10m以下)的梯田。优点是保留表土数量多,质量好。在整个坡面逐台从下向上修,先将最下面一台梯田修平,不保留表土;将上一台的表土依次推运到下一台铺平,最上一台没有表土,可通过增施肥料等办法改良土壤。 ②横坡蛇脱皮法本方法适宜在15°以下的较缓坡地修筑田面较宽(10m以上)的梯田。把地块顺埂分成几

4、个开挖区,每一个开挖区的长度,以推土机便于出土为原则,一般长为20m~30m;将后一开挖区的表土依次推运到前一开挖区铺平,最后一个开挖区没有表土,可增施肥料改良土壤。3)、田面整平一般采用机械修平田面,同时用人工修筑田坎,适用于山地坡度不大,地面土层较厚、梯田成片的地方,要根据地形、地块情况,选择合理的出土线路、开挖方式和推土方法。 将田面分成下挖上填与上挖下填两部分:田坎线上下各1.5m范围内,采取下挖上填法,从田坎下方取土,填到田坎上方,其余田面采取上挖下填法,从田面中心线上取土,填到中心线以下。 田面整平后,用水准仪测量是否达到水平。要求误差不超过

5、1%。 田边1m左右,保留10°左右反坡,填方部位应比水平面高出10cm左右。4)、修筑埂坎田坎要用生土填筑,不能夹杂树根、草皮等物;施工过程中,土壤含水率以12~16%为宜。 筑坎时,先清基开槽,槽宽60cm~80cm,槽深20cm~30cm,作为清基线。在此基础上逐层筑坎夯实,每层覆虚土厚约20cm,夯实厚约15cm,土壤干容重达1.4t/m3左右。 筑坎时,一般用铣拍、脚踩、碾压等方法。在筑坎过程中随着田坎升高按设计的田坎坡度,逐层向内收缩,并将坎面拍光,在雨季施工或凸坡地段,坎外侧坡角应比计算值小2°~3°,以利安全。5)、表土回铺在地块生土挖运

6、完成,田面基本达到水平后,要及时进行表土回铺。用推土铲推运表土,根据机头起伏情况,判断地面高低进行高铲低填,倒退拖刀,这样往返多次,直至田面平整。6)、耕翻土壤为提高新修梯田蓄水保墒能力,在完成表土回铺后,随即进行田面耕翻耙耱,一般要求深耕松土1~2次,耙耱2~3次。(6)、生产维护(1)、生产运行1)、梯田修平后,应在挖方部位多施有机肥(单位面积施肥量较一般施肥高一倍左右),同时用深松犁深松30~50cm左右,促进生土熟化,提高梯田蓄水保墒及其抗旱能力。 2)、新修梯田,第一年应选种能适应生土的作物,如豆类、马铃薯和荞麦等。(2)、维修和养护1)、梯田

7、埂坎容易受暴雨径流冲击,加之冬冻春消,鼠害穿洞,人畜践踏等易造成坍塌、垮溜,在梯田埂坎未稳定之前,随时进行检查,如有沉陷或垮塌,应立即予以整修。 2)、因降雨造成田面不均匀沉陷、出现浅沟集流时,要在农作物收割后,及时复整填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