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的案例

因材施教的案例

ID:31932972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28

因材施教的案例_第1页
因材施教的案例_第2页
因材施教的案例_第3页
因材施教的案例_第4页
因材施教的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因材施教的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根据本系列讲座中学生个别差异的理论,列举一个你在教学中因材施教的案例。在一年前的教学中,我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初中时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也很聪明,是那种头脑灵活、主意很多的人。但是在初三开始时遭遇了父亲去世的重大打击,精神支柱陡然间消失,意志开始消沉,再加上刚刚处于青春期,叛逆的心态逐日上涨,对于老师的劝导和鼓励置之不理,以至于情绪低落,成绩一落千丈,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所以初三一年他都是这样浑浑噩噩地过的。勉强进入高中以后,情绪状况还是没有改善过来,反而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感觉了。我从他的档案中发现了以前优秀的他,通过跟家长和熟悉同学的沟通中,我大致了解了他消沉、不求上进的原因。考虑到他初三

2、以前各课成绩都非常优秀,基础还是很不错的,所以开学第一天,我就委任他做了学习委员,希望他通过这样的“重用”了解到老师的良苦用心。经过两个星期的接触以后,我发现他工作倒也勤勤恳恳,只是仍旧没有走出心情的低谷,再这样下去,只会毁了他。所以我找了个时间跟他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沟通,我把我所看到的,感觉到的他一点一点都告诉了他,找了很多优点,同样也提出了不足之处。我给他讲了很多名人如何走出低谷的故事,找了很多哲学小品文给他看,并把他母亲和朋友的殷殷期盼告诉了他,我们的谈话直到他留下第一滴真诚的眼泪而结束。我知道,这次长谈在他“平静”的心湖中已经投下了一粒石头,荡起了一圈涟漪。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有意识地

3、在课堂内外表扬他,把他树立为我班的学习榜样,并让他代表我班参加了很多学校的活动。发现他的组织能力很强,我就把组织委员这个职责也交给了他,每次班会课我都让他去组织安排,我只是在边上做一下指导工作,学校有活动要班级参加的,我也交给他搞定。从拔河比赛中人员的敲定,到运动会上广播操的排练,从大扫除中人员的分配,到合唱比赛中服装的统一,一概由他去安排。在学习上,我听取了各课老师对他的意见和建议,与他共同制订了学习计划和目标,也提出了学习的要求,让他在一定的时间内争取达到自己的目标。生活上,我也非常关注他,特意安排了一个比较温馨的寝室让他入住,交代了其他同学要在各方面帮助他,团结他。渐渐地,我发现在同学们

4、真诚、信任的眼光中他开始变了,脸上逐渐有了笑容,学习成绩也开始上升,在任课教师的言谈中我也听到了对他的溢美之词。工作中的表现也非常抢眼,把我交给他的事情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每一次活动、比赛都有出彩的地方,成了我的好帮手,也成为整个班级甚至整个学校学习的楷模。我知道,他已经渐渐走出了失去父亲的阴影,也过了叛逆的青春期,在接下来的高中阶段的学习中会有一段比较平静的时期,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阶段。经过这一年,他成为了一个自信满满、神采飞扬的高中生,与当初刚进校时那种萎靡不振的样子截然不同了,我很高兴,也很欣慰,只要我们真正去关心、了解我们的学生,他就不会被挫折所击倒,而成为生活的强者!2.结合本学

5、科的教学,总结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类情感知识的教学方法和相应的典型案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并称为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是第一层次的,是可以立马观察得到、可检验的;过程和方法是第二层次的,是要通过一定时间才能测量到的;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属于第三层次,也是最高的一个层次。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不能通过板书或讲练而获得的,只有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得到;也不是三、五日或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更是一个接力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要从小就开始,贯穿他整个学生时代,要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来进行教育。1)榜样教学法。这里所说的榜样不

6、光指学生中的榜样,也指全体教职员工本身。学校、班级是一个组织,学生是一个团体,在一个组织团体中,人与人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我们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一个团体中播下了善良、诚实的种子,就可以收获一片道德的花朵。同样的,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可见不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力量也相当强大。所以我们要在学校、班级树立一些道德的榜样,号召全体师生向他们学习。这不是某个领导某天心血来潮就做,做完就丢的事情,而是要长期坚持不懈、反复操作的事情。我们可以树一些榜样,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学习,这个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完成任务的过程,而是一种内化的过程。在学生中树立榜样虽然很重要,但作为教职员

7、工以身作则则更为重要。学生是老师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和态度,在学生心中,教师应该是比较完美的,而社会和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要成为学习的典范、道德的典范。俗话说: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可见,人们对教师的要求是多么的高啊!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在言行举止中时刻注意,符合一个人民教师的要求。2)环境教学法。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孟母不惜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