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2所双一流大学有哪些,哪些最值得考?

中国42所双一流大学有哪些,哪些最值得考?

ID:31946790

大小:23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29

中国42所双一流大学有哪些,哪些最值得考?_第1页
中国42所双一流大学有哪些,哪些最值得考?_第2页
中国42所双一流大学有哪些,哪些最值得考?_第3页
中国42所双一流大学有哪些,哪些最值得考?_第4页
中国42所双一流大学有哪些,哪些最值得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42所双一流大学有哪些,哪些最值得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42所双一流大学有哪些?哪所最适合报考?中国42所双一流大学双一流大学2017年9月20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42所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从名单中可以看出,双一流A类高校36所,且这36所高校以前全是985高校,B类高校6所,其中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前为985大学,另外的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以前为211大学。A类:北京8所,天津2所,辽宁1所,吉林1所,黑龙江1所,上海4所,江苏2所

2、,浙江1所,安徽1所,福建1所,山东2所,湖北2所,湖南2所,广东2所,四川2所,重庆1所,陕西2所,甘肃1所。B类:辽宁1所,河南1所,湖南1所,云南1所,陕西1所,新疆1所。双一流大学评选办法首先,综合考虑有关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影响力及高校认可度,论证确定采用的第三方评价结果;然后,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特别是反映人才培养和学科水平的评价,酌情参考国际评价,统筹考虑国家战略、行业区域急需、不可替代性等因素,论证形成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认定标准;最后,根据认定标准,遴选产生137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随之对应产生了拟建设学科。在一流

3、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基础上,综合评价论证提出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议。哪所适合报考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在看这些院校的时候,就是为了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并且很不错的院校。那么这些院校有哪些好呢?下面考研君来说一下。清华北大几乎是可以不用说的了,在很多人小的时候最想考的就是这两所院校。下面详细分析一下其他的院校,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中国人民大学(RenminUniversityofChina),简称“人大”,由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

4、“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世界大学联盟成员、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创始成员,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拥有硕士学位学科点186个(其中自主专业35个、交叉学科9个、专业学位22个),博士学位学科点125个(其中自主专业32个、交叉学科7个),其中,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5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拥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8个,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

5、中国第一;还拥有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5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4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中共党史、国际政治、文艺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农业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档案学这些是在百度上可以看到的,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些东西代表了什么?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所覆盖的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中国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根据其学术性质分为文、理、工、法、医、农等13大学科门类,每个学科门类内又划分若干一级学科,

6、每个一级学科又根据实际学科的内涵覆盖分为若干二级学科或专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一些单位的学术水平、科研成果、师资力量、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声誉突出的学科,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要突出综合优势和整体水平,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的生长。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也称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要突出特色和优势,在重点方向上取得突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