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设计ppt

人工湿地设计ppt

ID:31998346

大小:3.46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1-30

人工湿地设计ppt_第1页
人工湿地设计ppt_第2页
人工湿地设计ppt_第3页
人工湿地设计ppt_第4页
人工湿地设计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工湿地设计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工湿地设计主讲:萧相如2009.08湿地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它处于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和草地)与水生生态系统(如深水湖和海洋)之间。湿地是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湿地概述人工湿地是一种为了达到环保处理效果,模仿自然湿地而人工设计的复杂的具有渗透性能的地层生态结构,包括有浮现性、浸没式植物、动物和水体等不同的组成部分。人工湿地分为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垂直流湿地三大类,是一个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综合生态系统。绝大多数人工湿地由五部分构成:①基质,具有透水性,如土壤、砂、砾石;②水体(在基质表面上或下流动的水

2、);③植物,适于在饱和水和厌氧基质中生长,如芦苇;④无脊椎或脊椎动物;⑤好氧或厌氧微生物种群。湿地构成人工湿地系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由预处理单元和人工湿地单元组成。通过合理设计可将BOD5、SS、营养盐、原生动物、金属离子和其他物质处理达到二级和高级处理水平。预处理主要去除粗颗粒和降低有机负荷。构筑物包括双层沉淀池、化粪池、稳定塘或初沉池。人工湿地中的流态采用推流式、回流式、阶梯进水或综合式。人工湿地是由基质、水体、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真菌)在有机物的去除中起主要作用,湿地植物的根系将氧气带

3、入周围的土壤,但远离根部的环境处于厌氧,形成处理环境的变化带,这就加强了人工湿地去除复杂污染物的能力。大部分有机物的去除是靠土壤中的微生物,但某些污染物如重金属、硫、磷等依赖于土壤和植物的作用。净化废水的机理通俗地说,人工湿地对废水的处理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的三种作用。实地系统成熟后,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将因大量微生物的生长而形成生物膜。废水流经生物膜时,大量SS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挡截留,有机污染物则通过生物膜的吸收、同化及异化作用而被去除。湿地系统中因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其周围的环境中依次出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通过硝化、反

4、硝化作用将其除去,最后湿地系统更换填料或收割栽种植物将污染物最终除去。天然湿地通常是脆弱的生态系统,污染物会使其不堪重负,我们设计时应根据废水处理的目的来建造湿地。这些系统被称为人工湿地或芦苇床。三个组成部分:植物、微生物、基质。耐水的植物扎根于土壤或砂砾基质,系统浸满着水,基质支持着植物,而植物的根则为各种微生物提供了家园。人工湿地有很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缺点是需要大量的土地。人工湿地的预期寿命问题至今尚未解决,系统以最佳速率去除污染物的寿命究竟能持续多长时间,还是一个“老大难”!人工湿地一般适用于小城镇、乡村废水的二级处理。人工湿

5、地工程设计工程设计步骤1.选址考察地质、地貌、水文、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有关法律及公众意见。应因地制宜,尽量选择有一定自然坡度的洼地或经济价值不高的荒地,一方面减少土石方工程、利于排水、降低投资,另一方面防止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2.确定系统组合形式。根据场地特征、处理要求和所处理污水的性质来确定单一式、并联式、串联式、综合式。 3.确定水力负荷。根据设计规程或经验而定。4.选择植物根据湿地植物的耐污性能、抗寒能力、生长能力、根系的发达程度以及经济价值和美观等因素确定。一般有芦苇、席草、大米草、水葫芦、水花生等,最为常用的是芦苇,插植

6、密度为1~3株/㎡。5.计算表面积As=Q/aAs-表面积;Q-进水量;a-水力负荷。6.确定长宽比(1)表面流湿地:长宽比10:1,根据地形,底坡降0~1%。(2)潜流湿地:根据达西定律Q=Ks×A×SS-水力坡度;A-湿地床横截面积;Ks-潜流渗透系数。7.结构设计。 (1)进水系统的布置:湿地床的进水系统应保证配水均匀性,一般采用多孔管和三角堰等配水装置。进水管应比湿地床高出0.5m。湿地的出水系统一般根据水位调节的要求,出水区的末端砾石填料层的底部设置穿孔集水管,并设置旋转弯头和控制阀门以调节床内的水位。 (2)填料:湿地床由

7、三层组成表层土层、中层砾石、下层小豆石。表面土钙含量在2~2.5kg/100kg;砾石层粒径在5~50mm,铺设厚度为0.4~0.7m。 (3)潜流式湿地床水位控制:接纳最大设计流量时,进水端不能出现填料床面的淹没现象,有利于植物生长,床中水面浸没植物根系的深度均匀。人工湿地是利用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的物理、化学、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技术。物理作用过滤和沉淀除去含有C、N、P的有机及无机颗粒物和悬浮固体化学作用吸附和絮凝可溶性的有机化合物阴离子(PO43-)和阳离子(重金属阳离子)挥发作用挥发性有机物(VOC)微生物作用

8、氧化-还原反应吸收降解气体运输作用植物吸收根系有利于微生物繁殖植物作用功能人工湿地工艺流程设计人工湿地组合形式设计在设计湿地系统时.基质是植物的载体,是微生物生长介质,它将湿地中发生的所有处理过程连成一个整体,通过沉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