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证成灵魂能够认知真理的可能性(亦或是,柏拉图自己的.PDF

为了证成灵魂能够认知真理的可能性(亦或是,柏拉图自己的.PDF

ID:32091248

大小:122.3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31

为了证成灵魂能够认知真理的可能性(亦或是,柏拉图自己的.PDF_第1页
为了证成灵魂能够认知真理的可能性(亦或是,柏拉图自己的.PDF_第2页
为了证成灵魂能够认知真理的可能性(亦或是,柏拉图自己的.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为了证成灵魂能够认知真理的可能性(亦或是,柏拉图自己的.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結論為了證成靈魂能夠認知真理的可能性(亦或是,柏拉圖自己的真理之路能夠行得通),柏拉圖所設立的那使知識得以成立的條件,i.e.與變動現象完全分離的、依據自身的單一的相,所遭遇到的困境便必須獲得合理的解決。筆者認為,柏拉圖所採取的解決方式是:他在《巴曼尼德斯篇》第二部分的第一組與第四組推論裡指出,「如果一是」裡的一是指無法包含多的孤絕的一,那麼,這樣的一將無法擔負起任何的“是”,而為「完全地無」,並進而使得那必須分有一才能存在的的多也必定是無法存在的,柏拉圖這樣的批評應是暗地裡指向歷史上的這位伊利亞哲學家---巴曼

2、尼德斯---的哲學論點,因為這類似的批評也出現在《哲人篇》244b-245e,在那裡,柏拉圖明確地表示要對巴曼尼德斯的論點提出這樣類似的批判。在第二與第三組推論裡,柏拉圖則提出他自己的觀點而認為,「如果一是」,那麼,一必定是作為包含多的一,也就是,作為一個包含許多部分的整體,且這個包含多的一乃展現出一種具有數特徵的存有論,並在攜帶著「未成書研究」裡的原理論以及《蒂邁歐篇》裡的宇宙生成論為義理背景之下,完整地提供相得以拯救現象的論點並進而保全思考與知識的可能性:儘管相仍與現象分離,但是,相已透過神的意願與叡智---

3、i.e.善---而呈現在這個一裡有多的數存有論的世界裡,使這世界成為一個一裡有多的相數整體,透過相數者,那在場域裡顯現的眾多現象儘管不具有獨立的存在而總是在生滅變化,但仍能夠在這當中獲得一致性,並傳達出相所要指出的萬有本性,且,在同類相知的背景之下,認知主體能夠思考到相且獲得真理的可能性也在這當中建立起來,並受到神的意願所保障。146柏拉圖的真理之路──從《巴曼尼德斯篇》出發於此,相論(或,展現在《巴曼尼德斯篇》裡的那由少年蘇格拉底所持有的相論)所遭遇到的分有困境以及最大困境,便在這獨特的存有論當中獲得解決。不過

4、,在認知主體要對這一裡有多的相數整體進行思考、命名與論說時,認知主體所要考慮的,不僅是某某“是”,也要考慮某某“不是”,不過,這裡的“不是”並非是指巴曼尼德斯所認為的「完全地無」,關於這點,柏拉圖在「如果一不是」這假設之下進行四組推論,並在對照於第六組與第八組推論---這是巴曼尼德斯的論點---的說明之下,柏拉圖則於第五組推論裡指出他自己對於“不是”的論點:在這個一裡有多的相數整體裡,整體與部分以及部分與部分彼此之間互相地限定、交織,那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則是「異」(i.e.總是在指向它者當中呈現為“與…相異”)

5、,「異」能使這整體裡的每一個能在依據自身而存在的「是」當中(i.e.與自己相同)來與許多其它的一區別開來而為「不是」(i.e.與它者相異),這也意指著,這每一個之所以能與許多其它的一區別開來(i.e.“不是”許多其它的一),正是因為它所擁有的那屬於自身的“有”來使其是其所是的結果,如此,我們可以看到,「是」與「不是」其實是一體的兩面:「那個“不是”的一乃“是”:若『一』不能是那不是的,那『一』便從“是”成為“不是”,那麼,『一』便馬上是其所是。」(《巴曼尼德斯篇》162a1-3)因此,這也是為什麼每當我們要討論某

6、某“是”時,也要討論某某“不是”,且必須同時將那與此某某相異的列入討論,因為,在談論到某某“不是”時,也就同時談論到那與此某某相異的。而這樣的談論方式,也正是《巴曼尼德斯篇》裡的少年蘇格拉底所應接受的這個哲學訓練所具有的這兩個特徵裡的其中一個,而另一個特徵則是指,透過假設法的運用,使得少年蘇格拉底能夠緊守在對“是”(i.e.相)的探求上,並在一步步地往上探求當中,能夠逐步地釐清這個一裡有多的相數整體裡的每個相數其彼此之間的「是」與「不是」的關係,以至於能在最後,以最終的決定性原因---善---來對這一個相數整體以

7、及那在當中彼此交織的相數之間的「是」與「不是」的關係有正確的理解,如此,當少年蘇格拉底能在「善」的指導下有系統地且正確地指出每個相的真實本質時,這個困境---也能有卑下者的相嗎?---自然不會再困擾他,因為每個相的真實本質146結論147都已受「善」所束縛。而在這樣的解決方式當中,柏拉圖證成了靈魂能夠認知真理的可能性,為自己的真理之路尋得了一合理的立足點。不過,我們可以看到,柏拉圖在這樣的解決方式當中所奮力搏鬥的,主要並不是亞里士多德在《物理學以後諸篇》A6.987a33-b10所提及的這些哲學家,而是歷史上的這

8、位伊利亞哲學家---巴曼尼德斯:柏拉圖分離相論的核心來自巴曼尼德斯其毫無生滅變動的「完滿的是」,然而,柏拉圖拯救現象以及保全思考與知識的可能性的這個企圖,卻又是必須對巴曼尼德斯的「完滿的是」提出批判。而在柏拉圖藉由這兩個假設與八組推論來與巴曼尼德斯奮力搏鬥當中,柏拉圖所完成的不僅僅只是解決分離相論所可能引來的困境,而更是走上一條不同於巴曼尼德斯的真理之路,因為現象的拯救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