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试行).doc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试行).doc

ID:32152314

大小:1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31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试行).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试行).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试行).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试行).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试行).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试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试行)毕业设计(论文)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能力的检验,是学习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也反映了高校的教学质量。为了保证我院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与装订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应包括: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文本;工程图纸(按国家标准装订)、计算机编程软件(软盘)及其使用说明书等。毕业设计(论文)按以下顺序装订:封面→摘要→设计总说明书→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2、工程图纸、计算机编程程序(包括使用说明书)、软盘等)→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二、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标题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通过标题概括说明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标题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加副标题,主标题写得简明,将细节放在副标题里。2.摘要或设计总说明书摘要,是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设计(论文)的精华。中英文摘要以300-500字为宜,包括论文题目、论文

3、摘要、关键词(3至5个),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要相对应;撰写摘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语言使用要精炼、概括;(2)陈述要客观,不加主观评价;(3)摘要的重点是成果和结论;(4)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3.目录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1.1…、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4.前言前言是说明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目的、范围及解决的主要问题。5.正文正文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论述。它是全文的主体,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模型

4、的建立,实验(设计)方案的拟定;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结果的讨论等。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论文),可根据实际情况取舍内容。6.结论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总结,还应包括所得结论与前人结论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建议。结论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精髓,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撰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结论要简洁、明确,措辞应严谨;(2)结论应反映个人的研究工作成果。7.致谢致谢应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研究与论文撰

5、写过程中曾给予帮助的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引用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一般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应列入引用的主要中外文献。9.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或有主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如果毕业设计(论文)中引用的实例、数据资料,实验结果等符号较多时,为了节约篇幅,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

6、三、毕业设计(论文)的书写格式1.论文要统一打印,一律采用计算机排版、A4纸打印。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版面上下空2cm,右空2.5cm,左空2cm(靠左侧装订),外语论文应打印并有相同的要求。2.论文采用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统一封面(见附件一)。3.论文内容依次为:(1)封面;(2)摘要或设计总说明书;(3)目录;(4)前言;(5)正文;(6)结论;(7)讨论;(8)致谢;(9)参考文献与附录等(10)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用一号(分两行书写时用小一号)黑体字;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第二层次(节

7、)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四层次(款)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第五层次(项)以下标题和题序与第四层次同。参考文献:按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次序,用中括号的数字连续编号,依次书写作者、文献名、杂志或书名、卷号或期刊号、出版时间,采用五号宋体。4.标点符号毕业设计(论文)中标点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5.名词、名称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

8、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如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代替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可不译成中文,英文人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如P.Cray,不可将外国人姓名中的名部分漏写,例如不能只写Cary,应写成P.Cray。一般很熟知的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