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码港海西运营中心一集美集美新城片集美大道环评报告.pdf

中国数码港海西运营中心一集美集美新城片集美大道环评报告.pdf

ID:32187663

大小:1.13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9-02-01

中国数码港海西运营中心一集美集美新城片集美大道环评报告.pdf_第1页
中国数码港海西运营中心一集美集美新城片集美大道环评报告.pdf_第2页
中国数码港海西运营中心一集美集美新城片集美大道环评报告.pdf_第3页
中国数码港海西运营中心一集美集美新城片集美大道环评报告.pdf_第4页
中国数码港海西运营中心一集美集美新城片集美大道环评报告.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数码港海西运营中心一集美集美新城片集美大道环评报告.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仅供环保部门公示使用)项目名称中国数码港海西运营中心一期项目建设单位(盖章)厦门数码港投资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盖章或签字)联系人黄**联系电话180*********邮政编码361000收到报告表日期环保部门填写编号福建省环境保护厅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中国数码港海西运营中心一期项目建设单位厦门数码港投资有限公司集美区11-12集美新城片区集美大道建设地点排水去向集美污水处理厂与海翔大道交叉口东侧建设依据集发展备案[2014]038号主管部门建设性质新建行业代码K70

2、10房地产开发经营22占地面积50212.51m占地面积50212.51m建设规模2总规模2总建筑面积193808.21m总建筑面积193808.21m总投资180000万元环保投资235万元主要能源及水资源消耗名称现状年用量年增用量年总用量水(t/a)1.9万1.9万电(kWh/a)960万960万燃煤(t/a)燃油(t/a)3燃气(万m/a)其他1二、项目由来厦门数码港投资有限公司于2011年通过招拍挂取得了厦门市集美区2011JY05地2块,拟建中国数码港海西运营中心,总用地面积为117779.36

3、7m,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2(数据灾备机房),分A、B、C三个地块,其中一期总规划用地50212.52m,包括C地2块和A地块的西南部(A1地块);二期总规划用地67566.85m,包括B地块和A地块的东北部(A2地块)。本项目为中国数码港海西运营中心项目一期项目。中国数码港海西运营中心作为中国数码港南方灾备中心科技园,总投资超过18亿元,集金融灾备中心、云计算中心、软件开发、实验室、办公为一体。该项目以打造亚太地区一流的金融数据灾备中心为建设目标,服务的对象包括对数据和信息安全要求极高的金融机构、大型跨国

4、公司和大型央企,将建成具有中国数码港特色的海西信息产业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推动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实现科技创新与城市建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厦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53号令)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的要求,中国数码港海西运营中心项目一期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属于“U城镇基础设施及房地产,156、房地产开发、宾馆、酒店、办公用房等”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厦门数码港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编制

5、《中国数码港海西运营中心项目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即派技术人员现场踏勘,经资料收集与调研后,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编制完成《中国数码港海西运营中心项目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供建设单位上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查。2三、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概况3.1自然环境概况3.1.1地理位置中国数码港海西运营中心一期项目位于厦门市集美区11-12集美新城片区集美大道与海翔大道交叉口东侧。项目分A1、C两地块,其中A1地块东北侧为项目二期规划用地,东南侧隔文菊路为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西

6、南侧为集美大道,西北侧为其他规划用地;C地块东北侧和东南侧为项目二期规划用地,西南侧隔博学路为中国电信海峡通信枢纽中心一期工程,西北侧约85m为白石村。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周边环境示意图附图2。3.1.2地形地貌集美区全区自然景观自西北部向东南部由山地过渡为丘陵和台地,各水系下游分布着河谷冲击平原和海积平原。丘陵、台地多,海拔高度10-200m,呈波状起伏,主要由花岗岩风化层组成。河口平原,海拔高度在10m以下,地形平坦,由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所组成。海岸线曲折成半岛和港湾,还有宽阔的滩涂地。港湾为泥质海岸

7、,滩涂以泥、泥沙为主。亦有海滨湿地红树林和红土台地侵蚀海岸。项目所在区域自然地势较为平坦,自然地貌标高(1985国家高程基准)在0.5~5.0m之间,大多数路段标高在2.0m上下。项目线位经过的用地,主要为已整平场地。3.1.3地质条件项目用地按地层年代、成因可分为8个工程地质层。现将各岩土层的岩性、分布规律概括描述如下:①素填土(Q4ml):新近堆积而成,褐灰色、灰黄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少量碎石等,土质不均匀,回填时间小于2年,未经专门碾压处理,密实度及均匀性差,力学强度低。本层所有钻孔

8、均有揭露,分布于表层,揭露厚度0.40~4.20m。m②淤泥(Q4):海积成因,呈灰色、灰黑色,流塑,成份主要由粘、粉粒组成,含少量有机质,局部混有细砂,具腥臭味,切面有光泽反应,韧性好,干强度高,摇振反应慢。本层仅部分钻孔有揭露,顶板埋深1.20~3.10m,顶板标高0.06~0.96m,揭露厚度0.40~3.60m。3al+pl③a粉质粘土(Q4):冲洪积而成,灰褐色、灰黄色,可塑状,以粉、粘粒为主,含5%左右的石英砂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