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学设计

《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学设计

ID:32193832

大小:60.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1

《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学设计_第1页
《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学设计_第2页
《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阳关三叠》等作品的欣赏与学习,了解中国古代诗词与音乐的关系,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挖掘和发现中国古代诗词,体会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热爱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在教学活动中了解中国古代诗词与音乐关系,和体会中国古代诗词所表现出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挖掘和发现中国古代诗词与音乐在不同层面上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但愿人长久》(流行歌曲)   二、上课,师生问好。   三、提问:   1、你能说出刚才听到这首歌曲的歌名吗?   2、你能说出整首歌的

2、歌词吗?   3、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演唱这首歌。   (这是宋朝苏轼的一首词,词牌为《水调歌头》,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婵娟”更是千古佳句。这首歌作为一首流行歌曲,为大部分学生所熟悉,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导入课题。   《西出阳关无故人》   ——感受中国古代诗词的音乐魅力。   五、感受《阳关三叠》的艺术魅力。   1、请一位同学朗诵诗作品《送元二使安西》。   2、请同学介绍诗作品的意境及作者。   3、老师范唱《阳关三叠》,提示学生注意诗词的节奏与歌曲节奏的关系。   4、小声跟录音学唱。   5、讨论:诗歌《送元二使安西》与歌曲《阳关三叠》的节奏有没有内在的联系,试

3、说明。   (感受《阳关三叠》艺术魅力这一环节,学生能参与并调动起来,通过读、说、唱、议等活动,初步了解诗词与音乐的关系。)   六、交流与分享。   1、展示学生在课前收集的有关中国古代诗词的各种艺术形式的资料。   2、展示老师收集的资料:   《滚滚长江东逝水》,提示学生注意诗词中的韵律与音乐旋律的关系。   《相思意》李之仪,提示学生注意诗词中的意境与音乐意境的关系。   《踏歌》(舞蹈);   《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虞美人》李煜。   3、讨论:你怎么看诗歌中“诗”和“歌”的关系?   (这一环节主要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的发现素材,主动的感受资料

4、,主动的探讨问题;   教师资料展示可视现场情况而定,如学生所带资料不多,教师的资料可多播放一些,反之则少播放一些。)   七、布置课外探索及总结:   l、课外探索:在高一语文教材中,选择一首你感兴趣的诗词,试着为它谱曲。   2、介绍谱曲的有关知识。(简单)   3、总结:   (1)学生总结;(略)      (2)老师总结:   a、诗词中的节奏与音乐节奏的关系。   b、诗词中的韵律与音乐旋律的关系。   c、诗词与音乐的关系。我们常说:诗歌诗歌,可见诗和歌是有联系的,《诗经》里的诗歌都是古代的唱词,古人谱上动听的曲子,唱着学,学着唱,也就容易学了。我们学宋词的时候,注意到了

5、,有词牌名、曲牌名之分。宋词的词牌,其实也就是乐曲。是倚声而作,就是先有调,再按其所奏乐曲配词吟唱。元曲和宋词一样,都是有曲谱的,一个词牌或曲牌,框架是不动的,剧作家或依声填词,或依字行腔,从而产生了千变万化的戏曲。但令人遗憾的是只留下了文字剧本而没有留下音乐。然而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从一些零散的古籍看出一点音乐的足迹和端倪。   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可以获悉:音乐与各类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在歌曲中,诗词是音乐的核心,而音乐则是诗词的灵魂。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诗词时,可以借助音乐来感受其韵律和情感;在学习音乐时,则可以通过诗词和其他文学艺术来感受其意境。因此,学习音乐不能只专一门而忽

6、略其他,艺术是相通的。只有掌握广博的知识,才能使音乐步入更高的境地。   4、齐唱《但愿人长久》结束课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